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2014 年的电影《星际穿越》中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复制链接]
查看9987 | 回复6 | 2014-11-25 11: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14:更正:影片中的虫洞的确和黑洞无关,是我理解错误。在和系里的美国同学讨论之后,我们基本确认影片中的虫洞并非单向通道,而是可以通过它向地球发送信息的,只是电影为了情节需要,在Endurance穿越虫洞之后并没有向地球发送过信息,电影中的解释是反向发送信息的效率极低,估计比拨号上网还慢很多倍。所以Cooper给女儿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不是解决安妮海瑟薇回来的问题,而是学会操纵重力让人类大规模离开地球。 影片开头的无人机以及农用机械导航故障不一定和磁场有关,因为GPS本身就有依据地球引力的广义相对论修正,如果出现引力异常,GPS的导航自然会出问题。

11.9:添上了对Kip Thorne的简介
11.8:添加对音效和配乐的评价
时空从未如此让人感动,除了引力可以穿越不同的维度,爱也可以。
(末尾有微少剧透)
首先,影片中的黑洞作为题图。

说自己是伪诺吹,是因为我的确很喜欢他的电影,但又受不了一些过(度)解(读)狗对他的无限拔高(尤其是《盗梦空间》),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多年以前看过的《致命魔术》也是他的作品。而且由于《黑暗骑士》导致的对《黑暗骑士崛起》的过于期待,失望之余让我也觉得诺兰不过如此。
但我的怀疑在看完Interstellar之后彻底烟消云散了,诺兰的确是目前最具大师气质的导演,《星际穿越》也是目前所有电影里科学和艺术的最完美结合(不要和我提2001太空漫游,技术限制,科学上是完全比不上的)上次能让我如此震撼又如此感动的,也许还是多年以前的《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的确很震撼,但缺乏感动)。
先谈谈我比较熟悉的科学部分:
题图里的黑洞,除了黑色的部分之外,想必那个如同王冠般耀眼的环形结构是大家最关注的。这是周围物质在黑洞引力作用下落入黑洞的同时释放引力势能而产生的明亮结构。具体的释放机制主要是粘滞加热(viscous heating),因为这个较差自转的盘不同半径的角速度不同(越到内部越大),物质互相摩擦就可以释放相当可观的能量。至于为何是个盘,因为初始角动量的存在,这些物质在刚开始就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角动量方向(想想太阳系为何也差不多在一个平面上,类似的道理),所以落入黑洞时的轨道也基本在一个面上。
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黑洞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还知道黑洞本身不发光,引力会弯曲空间,于是我们看到的黑洞还是这样的:

这是几天前的APOD,计算了黑洞对后部星系图像的弯曲。
但是如果我们走的够近,黑洞也能弯曲背面的吸积盘的光线,最终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像呢?
这种事情搞天文的也关心,虽然我们没法从观测上直接分辨吸积盘的内部细节,但是这个会影响观测到的光谱(也就是能量分布),这种事情,搞模拟的也不是没算过,但是他们的结果,差不多是这样的:
这里颜色代表光谱/能量的频率移动,蓝色代表频率变高,红色代表变低,同时考虑了引力红移和多普勒红移。

楼主热帖
南无阿弥陀佛
酥雅紫官方服务团队 | 2014-11-25 1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截个图:

Visualization of the inner accretion disk around a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右下角的图形代表能观测到的能谱,由于相对论beaming的存在,能量会向高能区移动。
也许你注意到了,电影里似乎没有出现多普勒频移的效果(也就是一边红点一边蓝点),不过我倒是找到一张设定图:

注意这些不同的色块,代表了这些区域可观测的温度/能量,红色代表最大红移,接近内侧的黄色主要是引力红移导致的。而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这些效应主要是这些区域的能量范围非常广,而且能量密度极高(也就是很亮),即使红移之后对肉眼来说还是太亮,所以我们看到的差不多是一个均匀的光带。(就像理论上太阳外侧会比中心部位暗一些,但现实中你也看不出来,而吸积盘的亮度太阳完全不能比)。
不过Interstellar超越这些科研成果的地方在于,Kip Thorne的推导加上高精度的模拟,最终能看到的不止一个吸积盘!上面这张设定图比较清楚,背面的吸积盘像不仅从黑洞“上面”绕射过来,同时也会从“下面”绕过来。而正对观察者一侧的吸积盘下部的光,则会绕黑洞3/4圈之后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睛里(就是黑洞上部紧贴它的那条亮线)。这只是绕黑洞圈数较少的光线的像,剩下的像会更加接近黑洞视界,所以难以看清。
(贴张Kip的老照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样子,Kip只用了三年就在Wheeler(也是费曼的博士导师)手下拿到PhD,30岁拿到Caltech正教授,当代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的顶级大师,名著《黑洞与时间弯曲》强烈推荐。Kip参与了不少本片的剧本创作,还拉着诺兰的弟弟Jonathan去Caltech学了不少广相,诺兰本人据说去了SpaceX感受了造火箭的氛围)

这个结果,不仅仅在电影界,在科学界也是前所未有的!据报道,“诺兰的Group”(评论里有建议这样提不太好,我只是指代,加上引号好了)会至少发两篇paper,一篇黑洞物理,一篇计算机图形。

除此之外,还有影片前期对虫洞表面的表现,同样由于空间弯曲,你将会在虫洞表面看到来自整个“天空”(空间?)的影象。而飞船穿越虫洞的那一幕,逐渐接近视界的各种细节,简直是most fantastic journey ever!而着陆的第一个星球,相信看过大刘《海水高山》的同学会非常激动的。
好吧,如果诸位有耐心看到这一段,我要开始聊聊电影本身了。

电影的前段稍显沉闷,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埋藏的无数包袱就会觉得《啊哈,原来如此!》(我为啥要用书名号?)诺兰擅长的穿插叙事在本片里和具象化的时间维度(这算剧透?)结合的天衣无缝。主角麦康纳多年前参演的《超时空接触》也是一个星际穿越的题材,但是为了表达诠释父爱,让外星人化身父亲的形象和穿越后的朱迪 福斯特接触,显得非常生硬。而本片里,前期引力红移产生的时间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让观者觉得父女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在拉开几乎无穷大的距离,离愁别绪让人感慨万千。而片尾(剧透开始!),在外星人(其实是未来可以操纵高维空间的人类)制造的时间变成一个空间维度的世界里,麦康纳通过对时间流的影响(感谢评论中的指正,其实是影响引力产生的引力波)操纵手表的指针给女儿传递关键信息,让人松口气的同时又被深深的感动:正如安妮海瑟薇在近乎绝望时所说的,除了引力,爱也是可以打破不同维度隔阂的力量啊!


特别还要提一下本片的音效和配乐。 本片前半部分涉及到太空的场面大都是完全无声的,甚至连配乐都没有,诺兰通过频繁的舱外/舱内镜头切换造成的有声/无声的对比营造出了太空旅行强烈的孤独感。尤其是Endurance到达土星附近的那一幕,非常作为一个小点无声的前行,背后的土星作为巨大的背景让我顿时联想起流浪地球里:“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这一刻,人类是渺小的,然而正是以如此微不足道的力量向大自然给予的命运宣战,生命,又是如此的伟大。
本片配乐由Hans Zimmer操刀,寂寞大师在好莱坞的名气由来已久,中国观众最早熟知他的作品应当是卖拷贝的巅峰之作《勇闯夺命岛》,当然他之前的名作还有《雨人》,《红潮风暴》和《狮子王》,后来则有他和Klaus Badelt 合作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也是广为人知(其中He's a Pirate被国内各大电视台长期未授权播放,从军事节目到男性健康广告,可谓万能BGM)。不过之前Zimmer的配乐虽然极其带感,但我听来总有喧宾夺主之感:这段镜头明明是为了配乐拍的嘛,或者一到某种场景,耳边仿佛想起“该起音乐了”,于是Zimmer的曲子如期而至。
Zimmer一直善用恢弘的交响乐营造高张力的氛围,但这次,他的配乐却是流水一般渗入了影片的各个角落,无论的节奏还是响度都非常克制,影片末尾的关键时刻,虫洞两侧频繁的镜头切换在Zimmer略偏舒缓的钢琴曲的带动下的却能产生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以前Zimmer偏向马克西姆或者朗朗的话,这次的Zimmer如同克莱德曼(好吧我俗了,那我说像内田光子或者Krystian Zimerman吧)
,润物细无声,让观众仿佛忘记配乐的存在,却又被配乐更加深入的影响。

【见11.4更正】PS:一个小小的疑问:按理说虫洞也具有和类似黑洞的性质,那么他们穿越视界进入另一边的时候引力红移会无穷大,换句话说地球上的人会觉得他们永远停留在视界上,但是电影里似乎把这个给忽略了,虫洞只是起到一个连接两个空间的作用,而且刚开始只是个单向虫洞(从太阳系进入,另一边出来,但另一端表现出来的又是完全黑洞的性质)。希望理论大牛给我解惑。

PS2:强烈推荐这个页面,他们居然计算了不同自转速率黑洞的图像变化!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i ... s-discovery-2014-11
南无阿弥陀佛
酥雅紫官方服务团队 | 2014-11-25 11: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了《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2014),趁热写一些观后感。倒不算影评,只是我认为理解《星际穿越》的可能方法。

一、叙事结构
开始讲叙事结构前,我想先回顾一下《盗梦空间》(Incepton, 2010)。《盗梦空间》的片头是极其衰老的日本大亨齐藤的独白,他在一个类似于受访者视角的近景镜头中。向观众传达的信息是画面中的人物可能因时空的扰动,“短时间”内变得苍老了。说“短时间”是相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讲,诺兰讲故事的视角就是现实中的人。他把观众的视角引向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和参照系,再去看齐藤的苍老就是短时间的事。在这个镜头中,观众是采访者。同样,在《星际穿越》的片头,多名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镜头,讲一些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的话。这一次受访者视角更明显。观众就像访谈节目的记者一样,看着几位老人,但到目前为止观众对老人们的谈话内容是无知的。直到影片结尾,观众才明白老去的人都是库珀(Cooper)的子孙,最老的一位女士是他的女儿。因为库珀穿越了时空,因而他没有和地球上的其他人一起老去。这并不意味着诺兰把整个故事倒过来叙述,他把结局或故事的关键点在开头通过类似采访人物的形式隐晦地展现了出来。回顾《追随》(Following, 1988)和《失眠症》(Insomnia, 2002)等几部影片就会发现,这是诺兰的惯用手法。
影片的主角库珀是一位工程师,他和儿子女儿生活在农村,有一片玉米地。库珀和女儿莫芙在家时常发现家里有些东西不太对劲,比如沙尘暴后房间里的灰尘好像留有什么人为的印记,更明显的事是靠墙的书架上的书会无缘无故地掉下来。对宇宙有浓厚兴趣的库珀带着女儿探索这些灵异的事件,他们把这视为幽灵(Ghost)传递的信号。直至他们发现NASA的秘密基地,库珀成为宇航员,然后和女儿深情地告别。库珀临走前,给女儿留了一块手表。在叙事中,表的作用相当于《盗梦空间》中的图腾,它代表着灵感、超验和穿透力。关键时候,图腾能给诠释很好的伪装,科幻作品常常能用类似的方式把一些难以解释的场景联系在一起。事实证明,这块表在后半部分的剧情中将有大用。以上完全在地球时空的剧情占六十分钟左右的片长,之后剧情转入太空。
从结构的相似性上,我把《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中的一些部分类比起来。片头的地球和《盗梦空间》中盗梦前的真实世界放在一起。尔后,《星际穿越》中,库珀驾驶宇宙飞船在地外轨道与巨大的环状空间站对接,这相当于盗梦前为每名入梦者注射镇静剂、安装监控仪器的步骤。不长的时间里,飞行器驼着空间站飞往土星光环旁的虫洞,安静的画面让人联想起《盗梦空间》中进入梦境前的短暂睡眠。虫洞相当于梦与非梦的连接点,过了虫洞,就是另一个时空了。在另一个时空中,库珀和他的同伴艾米丽(Amelia)等人降落到一颗全是海洋的星球。星球的空间是陌生的,陌生感带来的不真实和梦境非常类似。同时这个空间又是不稳定的,它和梦境里那个容易破碎的世界非常像,山一样高的大浪朝着飞船打来,一名同伴被海洋吞噬了。尤其到了他们降落的第二颗星球,布满了冰山,就连云彩都结冰了。整个星球白茫茫一片,脚下和头顶都是固体的冰,形成了奇妙的景观。这一幕很像《盗梦空间》中翻得底朝天的楼房和冰天雪地的第三层梦的结合。因此我认为,诺兰设计《星际穿越》中的地外星球时,是按《盗梦空间》中梦的特点来设计的。这对诺兰而言完全可行,也使他对外星的想象有了达成的通道。不仅如此,我认为《星际穿越》中部分动作和表情的叙事也参照了《盗梦空间》。举一个小例子,驾驶飞船穿越虫洞时,库珀和艾米丽的动作表情因高速和时空的扭曲而走样变形,有几个姿势像极了《盗梦空间》中一车人从桥上坠下时的慢动作。
当观众看到库珀穿越到冰封的星球时,会像以为《盗梦空间》最深那层梦是终点一样以为库珀的旅程结束了。然而都不是,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而通常从这时起,诺兰叙事的自由度就变高了,第一次看的观众或者不熟悉诺兰的观众会看得一头雾水。《盗梦空间》中的这一节点往后,坠入潜意识边缘。而《星际穿越》从这里往后,库珀强制分离了自己的飞船和艾米丽所在的空间站,径自坠入虫洞,实现独自穿越。飞船在穿越过程中变得支离破碎,库珀来到了一个被称为“第五维度”的空间。库珀好像飘着,四周有奇怪的光线,走近一看是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画面。库珀能通过扰动空间边缘来干涉三维空间,于是他把书柜里的书推到地上以引起那个空间的人的注意。而在三维空间中,库珀和还是孩子的女儿在一起生活,他们注意到了有书掉落的奇怪现象。直至此时,片头和这儿联系上了,库珀就是那个幽灵。没有必要探究谁先谁后,因为在诺兰设计的世界观里不是编年线性计时思维,故事也就不能按常规方法来讲。倒不如说五维空间的介入,增加了诺兰的叙事张力。然而叙事还需要高潮,如果到这里戛然而止了,就不符合好莱坞电影在结尾前几分钟有高潮的作风。手表再一次出场了,这块表在诺兰离开后的二十几年里,一直被女儿放在书柜上。库珀通过来回拨动秒针向女儿发出摩尔斯电码,后者将其转译出去,成为帮助人类发现移居目的地的救命稻草。荧幕中同一时间同一画面的叙事存在两个时空是很讨巧的,身处五维世界的的库珀没经历多久,三维世界的人类就已经花了数十年时间找到了人类的新伊甸园。随即,象征两个空间叙事边界的幕墙一点点坍塌。库珀醒来后已身处自己仍活着的女儿的世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个世界好像不太真实,像梦境一般。护士的笑容很奇怪,库珀走过子孙们旁边时气氛也很奇怪。不知是诺兰玩的花样,还是他认为新星球的新兴人类难被库珀这代人理解,就将这一幕故意陌生化了。
库珀是贯穿全片的时空穿梭者,除了满足故事要求和不用像其他人一样启用不同演员表现不同年龄段的他们以外,对讲故事也有间接的好处。库珀可以不拘泥于时间,当他在许多如果出现在《地心引力》(Gravity, 2013)中必死无疑的场景不死时,库珀也不拘泥于空间了,成为真正的星际穿越者。除了戏里的库珀在穿越,观众也跟随蒙太奇镜头穿越。诺兰将地球时空和穿越时空穿插的那段蒙太奇做得非常精彩,他清楚地抓住了两组镜头中可能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意象进行剪辑,让画面互相做注脚。比如“焚烧的玉米地”和“发生爆炸的空间站”交错剪辑。前者象征着莫芙走出父亲带给她多年的阴影,她以一种比他父亲二十多年前带她驾车轧过玉米地更革命、更激进的方式和过去告别;而在表现后者的镜头中,当曼(Mann)死在空间站后,库珀驾驶着飞船飞往爆炸中的空间站,用片中的一个词讲,这就是牺牲(sacrifice),不管成功与否,库珀都在挑战人之为人的禁忌,这是更革命、更激进的告别仪式,甚至告别的对象远不止自己的过去那么简单,他真的好像奥德赛一样,有启蒙的意义和领袖的气质。另外不出所料,背景音乐也和往常一样精彩地做了注脚,让人热血沸腾。
想必诺兰在设计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时,不是像我这样草草数语就说完的。我只是站在一个刚看完电影的观众的角度,回顾和想象了这部电影。诺兰可能为此画了许多如《盗梦空间》梦的结构一样的手稿,我在这里也把《星际穿越》的故事结构简单地画下来,里面很多细节肯定会在再看这部电影和看了其它评论之后修正和完善,完善后再贴出来。

二、主题、致敬及其它
上面说库珀是一个真正的星际穿越者,这么说实际上是把他看作一种象征。诺兰在许久前的一个采访中说,人类现在太多地把眼光放在身边的事上,越来越少有人仰望星空了。诺兰的话蕴含着人类离开地球“母亲”的理想,带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色彩。库珀就是这样一种象征,尽管剧情告诉观众的是他的女儿才是被遴选出来做人类救星的人,但这并不能动摇库珀的象征地位。他还是美国航天工业的象征。不同于《太空英雄》(The Right Stuff, 1983)中来自真实故事的航天员,库珀成为航天员着实有些偶然和突然。但他依然穿着NASA的宇航服去完成任务,这同样是非常理想和浪漫的,甚至看到诺兰对着观众说要敢想敢做。
当然,人类离开地球“母亲”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还是《星际穿越》,都无法回答人类离开地球后选择怎样的生活会更好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库布里克和诺兰想提出并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有其它变体:人类面对未来应该有怎样的历史观?对于宇宙而言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以及,人类真的有必要(或确实没必要)关心这些吗?这些问题意味着库布里克和诺兰没有说的部分。尽管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技术在电影工业的帮助下实现在了荧幕上,但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过去的半个世纪是人类痴迷于地外文明的半个世纪,但这股热度在消退,似乎早年的《2001太空漫游》和《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才保留着人类好奇与浪漫的最高温度。《星际穿越》中的许多镜头和《2001太空漫游》有惊人的相似,比如沿着侧翼描述飞船外形的安静的镜头。诺兰没有把《星期穿越》拍成另一部《2001太空漫游》的打算,但他向前者做出了大大的致敬动作。《地心引力》和诺兰的《星际穿越》倒是有所裨益,但也许像诺兰说的,人们需要更强力的刺激。
最后说个有趣的细节,在《星际穿越》中,库珀他们有台石碑型的机器人(下图),行动起来相当便捷。诺兰可能受到了阿瑟·克拉克的启发,片中给了它很多戏份。我想说,这个可爱的机器人应该会有周边产品,然后在电影上映后火一阵子,买来当桌面摆件是不错的选择。
南无阿弥陀佛
酥雅紫官方服务团队 | 2014-11-25 11: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念成神:从《星际穿越》看软硬科幻※

在心理学工作者的队伍里,我可能是其中比较罕见的自己动手算过狭义相对论,还因为量子力学没学好挂过科,然后还在 Linux上验算过卤素分子电子云的人。这是因为我本科学的是杠杠的工科,后来却义无反顾地扎进了心理学这门新(伪)科学的怀抱,然后至今还在这条贼船上没下来。你说我带着这样经历去看诺兰的片子,能不唏嘘感叹一番吗? ——诺兰走的分明就是跟我正好相反的道路啊。

诺兰成名于心理学电影《记忆碎片》,此后一直抱着心理学大腿不放(《失眠症》、《致命魔术》、《盗梦空间》),再后来就跟高科技开始有了羞答答的接触(《蝙蝠侠》系列),而现在诺兰居然放开手脚玩起了里面有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这些硬货的硬科幻。我看看诺兰,再看看自己走的这条路,我怎能不纳闷自己到底是走错了呢,还是走错了呢?所以,如果我下面偶尔提到的物理学知识里有说错的,请别客气,尽管喷死我吧——谁让我现在已经是文科生了呢?

说正经的,大家都说《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是在各种不靠谱“软科幻”电影(以漫威的《复联》等为代表)的包围圈中杀出来的“硬科幻”电影,十分难得。那么问题来了,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1. 硬科幻和软科幻

根据维基百科英文词条“ Hard science fiction”(Hard science fiction )的解释,软和硬原来其实就是“偏社会科学”和“偏自然科学”的俚语化表达罢了,无非只是作品的侧重点不同,跟作品在科学上严谨不严谨没有关系。可是现在大部分时候在用软和硬这两个词时,我们指的是作品是否有一个科学焦点,或者是否遵守现有的科学事实。这最后半句,其实就是按照科学上是否有现实合理性为标准,把科幻作品安放在了一个从 “比较软” 到“比较硬 ”的坐标轴上。

对《星际穿越》是否真的够硬的批评很多时候就是基于这种 “现实合理性”。比如全球植物先后得枯萎病,而玉米居然成为最抗病的庄稼,从科学上来说完全没有现实合理性啊。所以这个设定就很软。再比如说,黑洞附近有宜居星球,这也很没有现实合理性,看着硬,实际软。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衡量,片子里简直全是似硬实软的槽点。

不过,我不太喜欢这样的判断。刘慈欣在《球状闪电》的后记里说:

“在看到它们(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之前,我从凡尔纳的小说中感觉到,科幻的主旨在于预言某种可能在未来实现的大机器,但克拉克使我改变了看法,他告诉我,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像中的事物(《2001:太空漫游》中的独石)或世界(《与拉玛相会》中的飞船),这种想像的创造物,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说,当科幻小说家把它们想像出来后,它们就存在了,不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和承诺。相反,如果这些想像的创造物碰巧真的变成现实,它们的魅力反而减小了。对于克拉克,他最吸引科幻读者的创造物是独石和拉玛飞船,而有可能变为现实的太空电梯给人的印象就没有那么深,已经变为现实的通讯卫星吸引力就更小了。”


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因为我发现那些最吸引我的科幻故事,根本就都不是以现实为基础,而是以一个虚构的设定为基础展开想象的。现实合理性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在这个设定之下的科学合理性才重要。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那么”

很多科幻小说最核心的内容,其实都可以用一句“如果/那么”的句式概括出来:“如果”有一个虚构的设定,“那么”这个虚构设定下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比如《超体》(Lucy)的核心内容就可以概括为:“如果一个只用了10%潜力的大脑被开发出剩余的90%潜力,那么这个拥有超级智力的人会变成什么样?”

有趣的是,科幻作品硬不硬,跟“如果”后面跟着的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关系,不管是软是硬,这个设定都完全可以是没有任何现实可能性的伪科学。

就拿“智力提升”这个常见的科幻题材来说,“如果一个只用了10%潜力的大脑被开发出剩余的90%潜力”这个假设就是伪科学。人脑目前被开发出来的潜力根本就不是10%,正好相反,人类对大脑的使用可能已经逼近了某种极限。因为大脑演化到目前这个程度,需要付出一个巨大的代价:智能越强,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我们大脑的重量只占全身重量的2%,但即便是休息时,它所消耗的能量也占到人体总耗能的20%。大脑可以说是身体里的“能耗大户”。它在能量消耗水平上可能已经逼近极限。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如果大脑容量继续变大,智力层次可能也会更高,但是大脑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让已经难以负担的能量供给更加捉襟见肘,而能量供给的不足又反过来使大脑的运行速度变慢,拉低了智能。而如果不增加大脑的体积而是让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变多变细,那就会碰到物理上的热力学极限,导致大脑无法散热,这同样也会反过来限制智能的提升。也就是说,在人类生理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大脑的潜力其实已经几乎被用尽了。大脑只被开发出10%的潜力这种说法是标准的伪科学。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拿智力提升说事的科幻作品都是软科幻呢?显然不是啊。因为硬不硬其实只跟“那么”有关。

同样是“智力提升”的题材,《超体》里说,如果脑力全开,智力提升后,可以意念移物、可以控制电磁波、可以进化成非物质生命,这就是软科幻——因为按照一般的理解,“那么”后面跟着的这些事在逻辑上与脑力全开没任何联系,更别提什么科学上的合理性了(当然,我对《超体》的设定有另外一种歪解,按照这种歪解,《超体》的幻想其实很硬,另文详述)。而在另一部科幻电影《永无止境》(Limitless)里,蠢萌呆的男主角脑力大涨之后,本来写不出小说,忽然一下子就下笔如有神了;本来算不出的题一下子就全解开了;本来记不清楚的东西也忽然历历在目了;本来没什么运动神经,现在因为对身体的掌控力大幅提升,于是也就变成了功夫高手;情商和权谋也变得很高杆,本来被黑社会玩,最后也能玩弄黑社会于股掌之中了——这好像就比较有科学合理性了,毕竟按照我们一般人的逻辑来推演的话,聪明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全能学霸嘛。

(《超体》里的女超人和《永无止境》里的全能学霸)

不过,我明明是个硬科幻迷,怎么却觉得更硬的《永无止境》反而没有更软的《超体》有趣呢?我觉得原因大概是这样的:

《超体》这种软科幻的幻想,可以说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观众对它的反应会是:“这脑洞开得有点没边了吧?”而《永无止境》中硬科幻的幻想,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意料之中。它并没有偏离一般观众的直觉,因此也就有点无趣。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为我们上课的文化社会心理学大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赵志裕老师跟我们说,很多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得出的都是给人们带来“最小惊喜(minimal surprise )”的结论。所谓“最小惊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心理学研究当然可以得出那些”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的结论,比如”如果很伤心,就会流眼泪“,这样的结论虽然合理,但一点意思也没有。好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在乍一看违反人们的第一直觉,仔细一想却发现它其实很符合人性(比如,邪教宣扬的某个预言破产后,有些邪教成员反而会更加坚定他们的信仰)。读者读这种研究报告的反应往往先是”咦?怎么会这样?”,然后读完之后狂拍大腿:“靠!必须是这样啊!”

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好的科幻和好的科学研究是相通的,不但要合理,更要有趣。要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还是以“智力提升”的题材为例,特德•蒋的短篇小说《领悟》里,主人公智力飞升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发明一种新的语言来匹配他的超级智力!我当年读到这里时惊出了一身鸡皮疙瘩。因为心理语言学的一个核心研究结论就是:语言与思维可能是一体两面。你可以说是发达的思维创造了语言,用它来表达复杂的思想,但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足够精巧的语言,我们也就不可能形成足够深邃的思维。语言和思维根本就谁也离不开谁。所以,超级智力必须借由一门全新的超级语言才得可以形成超级思维。

智力提升后先发明语言?乍一看很出乎意料,但细想之后发觉完全在情理之中。不光是情理之中,靠,简直必须是这样啊!——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有趣的科幻。

(《领悟》这篇小说被收录在特德·蒋的小说集《你一生的故事》里)

也许,每一个“如果”后面的“那么”,都有这三种层次的展开。

比如说,宏宇宙幻想:“如果在我们这个宇宙之上还有一个在尺度上比它大n个数量级的宏宇宙,那么这两个尺度的宇宙相遇时会发生什么?”

幻想一:
我们的宇宙只是宏宇宙中一个“宏宇宙人”手中的玻璃球而已(《黑衣人》第一集的片尾基本上就这么个意思)。这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的软科幻。

幻想二:
硬一点的科幻会设想,宏宇宙中一个极其微小的扰动就会引起我们这个微宇宙的灾变。这是情理和意料之中的展开,无功无过。

幻想三:
而刘慈欣在《球状闪电》里是这样设想的:如果存在一个宏宇宙 ,那么我们一旦在我这个宇宙里接触到宏宇宙的微观粒子,我们就会在宏观尺度上亲眼看到本来只有在微观尺度上才可能观测到的那些量子现象,你会看到一个像篮球那么大的粒子表现出电子才应该有的行为!相信每一个对量子力学略有了解的读者看到这种展开都会兴奋得直起鸡皮疙瘩。这样的幻想才像话嘛。


你说“宏宇宙”这种前提有多少科学依据呢?几乎没有,你也可以说它就是个伪科学概念。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伪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也完全有可能做出既硬得无懈可击又让人拍案叫绝的神展开。

其实科幻作品里的这种设定就相当于几何学里的公理,你只管接受就行了,无需证明。你需要做的只是从这个公理中推导出定理。但定理千变万化且无穷无尽,推出的定理是软是硬就得看你自己的功力了。

3.一念成神的“如果”

前面说的是,科幻作品硬不硬,其实跟那个“如果”没多大关系。但是“如果……”这半句话给出的“设定”却万分重要,它才是一部科幻作品的基石。

科幻的“幻”,往往不是表现在后面的神展开,而是表现在“设定”上。我觉得科幻作品都应该有一个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的设定。比如像《地心引力》(Gravity)这样的电影就只是以近乎偏执的科学严谨性来展示现实背景下的太空灾难,它对于我来说就不是科幻片,而是“科学”片。而科幻片得有一个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的背景设定。

几何学里的公理就那么几句话,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但由它推导出的那些千变万化的定理却可以丈量整个世界。科幻作品里的背景设定也是一样的,有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设定却可以充当基石,基于此构想出一整个世界!

有人批评科幻文学只是“点子文学”。一个概念或是一个点子就构成了一部科幻小说,要人物没人物,要情感没情感,因此它只是不入流的文学类型。但我觉得严肃文学字字精雕细琢的确是一种伟大,而一个简单的设定就成就一部科幻作品也是一种伟大,而且有时候越是“简单”越能带来无以复加的震撼。

比如阿瑟•克拉克《与拉玛相会》就是这样的点子文学。在这部小说里,克拉克设想:如果有这样一个外星宇宙飞船,它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而且它的内径有十六公里,飞船上的设施都在圆柱体的内侧,那会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

内径十六公里,想象一下吧,这基本上就是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一头到另一头的距离。你站在这样一个尺度的圆柱体内侧,抬头往“天上”看,在一个城市那么远的距离之外,是另一侧的地面!你往前看,远处的山脉、河流和海洋逐渐地卷曲,最后一直卷曲到天上,然后从背面降下,直到连接上你身后的地面!这是何等壮阔的景象。


《与拉玛相会》这整部小说就是在描摹这样的一个圆柱体世界,它几乎可以不要情节,可以不顾人物塑造,可以违反一切主流文学规律,但它却成了硬科幻的圣经。只是这样一个设定就成就了一部经典科幻小说。

(没错,《星际穿越》最后出现的圆柱体空间站,就是向《与拉玛相会》致敬。只不过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多半是预算不够吧——诺兰把圆柱体世界的内径缩小了不止几十倍,导致它呈现出的震撼力与小说中的描写相比只能说是弱爆了。)

有人批评说刘慈欣的小说里那些科学幻想是不错,但他不会写人物。可我觉得那又怎样?我完全不在乎。《三体》第一部里的“智子”和“游戏文明史”,第二部里的“黑暗森林”、“面壁者”,第三部里的“低光速黑洞”和“降维打击”,区区几个设定就已经让我享受到巅峰高潮了。好的科幻作品根本就不需要或者说不屑于面面俱到。

所以诺兰啊,你为什么非要在《星际穿越》里搞那么多拙劣的情感戏呢?别人批评你的作品没感情,你就非要加点感情进去证明你行吗?要高冷就高冷到底嘛。科幻是“点子文学”又怎么样?缺感情又怎么了?如果是我,我不但不会觉得心虚,反而会把“点子文学”挂在墙上裱起来。

我们大科幻就是点子文学!我们大科幻就是“一念成神”!

刘慈欣在《球状闪电》的后记里又说道:

“与主流文学留给人们性格鲜明的人物画廊一样,西方科幻小说也留下了大量的想像世界:除了克拉克的拉玛飞船外,还有阿西莫夫广阔的银河帝国和用三定律构造出来的精确的机器人世界、赫伯特错综复杂的沙丘帝国、奥尔迪斯的温室雨林、克莱门特那些用物理定律构造出来的世界,以及从自然科学和历史角度看都不可能存在的巴比伦塔等。这些想像世界构造得那么精确鲜活,以至于读者时常问自己它们是不是在另一个时空中真的存在。……创造一个在所有细节上都栩栩如生的想像世界是十分困难的,需要深刻的思想,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强劲有力、游刃有余的想像力,需要从虚无中创世纪的造物主的气魄,……”

嗯,我们只管创造世界。我们才没空谈感情呢。


4.《星际穿越》的设定

综上,科幻作品中的元素得分成“设定”与“展开”这两个层面来看,而最好的科幻无非就是“神设定和/或神展开”。按照这样的观点,《星际穿越》的表现怎么样呢?(顺便看看它到底硬不硬。)

先看“设定”。

《星际穿越》的设定是:未来某时,地球上的植物得了枯萎病,人类眼看就要饿死在地球上。这时土星附近出现了由神级文明放置的虫洞,虫洞的另一端是离一个黑洞不远的十余颗行星,其中可能有人类的宜居地。显然,那个神级文明是想帮地球人渡过难关。于是,NASA开始行动。

嗯,在我这样“宽容”科幻迷眼中,以上这些都是无需被解释的设定(公理)。这样等于是一下子就跳过一堆槽点啊。比如很多人质疑说片子里的生物科技和太空科技的水平明显不相符嘛,都能进虫洞了,都能利用黑洞的引力做弹弓了,都能在各种环境恶劣的外星球载人登陆了,咋连个植物病都医不好?就别说未来科技了,现有生物科技都足以应付啊。但是,对我而言这些只是主体情节展开的背景而已,所以我选择接受。


但这并不意味着《星际穿越》设定就很好。其实它根本就不够好。因为植物病、神级文明、虫洞、黑洞(其实还包括后面的高维空间和时间穿越)……这一大堆东西下来,设定好像有点太多了。一念就可成神,而这都有多少个念头了呢?

我觉得好科幻就是要把一个简单的设定推向无限,它应该是一种由极简而至极致的美学。真正震撼人心的科幻作品往往是抓住一个单一的设定,然后把它用或是最生动或是最耸动或是最诗意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设定就够了,少就是多,简单即优雅。《球状闪电》的宏宇宙、《与拉玛相会》里的巨型圆柱宇宙船,都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能概括的设定。

你也许会说,《三体3:死神永生》里的设定不就很多吗?什么高维碎片、降维打击、低光速黑洞、曲率宇宙船等等等等。但那是大长篇啊,这些设定是分布在很多很多不同环节的情节里的。一部电影的篇幅恐怕很难把那么多的设定都演绎到极致吧?不妨回忆一下,所谓影史最伟大的那些科幻电影,不管它们在细节上多么复杂,其核心设定是不是都是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出来?从《终结者》到《黑客帝国》莫不如此,即便细节复杂如《盗梦空间》也不例外。

4.《星际穿越》的展开

再看“展开”。

影片前1/3是铺垫,中间1/3基本上就是场星际旅行。旅行中的很多技术细节,比如引力弹弓、气压的威力、太空里没有声音、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估计让很多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观众感受到血液沸腾。

这一段相对来说是全片最“硬”的部分,即便深究起来有些细节不完全符合科学计算的结果,但也没有显得太扎眼。但是,按照我前面说的三个层次的展开,这一部分顶多算是“即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无功无过的第二档次幻想。这一段只是合理,但根本不够有趣啊。这一类技术细节其实在《地心引力》里得到过更加完美的展示。

甚至这一段中最重要的展开——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越靠近黑洞,时间流逝越慢)其实也不够有趣。虽然这一展开让影片后来的情节变得相当戏剧化。但是在太空旅行题材的硬科幻作品中,这是再常见不过的情节了。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关于“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最神奇的展开,当属小林泰三的中篇小说《看海的人》。《看海的人》的神设定是把“黑洞周围的相对论效应”缩小到一座山和山脚下的一片海这样一个非常小的空间范围内。于是小说中在人的脚力可及的范围内,就会体验到非常显著的相对论效应。


摘录一段《看海的人》中的情节:

“……时间与空间的扭曲也比这里大得多。即使是家里的一楼和二楼都会不同。”

卡慕萝米的话把我从出神的状态拉了回来。我定了定神,接过卡慕萝米的话说,“那可太不方便了。”

“其实也不是啦。虽然说不一样,不过影响的程度实际上也只有二十分之一而已……唔,从二楼的窗户看出来,下面行人的身高比实际的身高要矮一些、胖一些。想到自己也是那个样子,难免会让人毛骨悚然。不过要是站在下面看二楼的人,就会发现一切都倒过来了,人会显得又高又瘦。另外,一楼和二楼看上去同样大的地方,实际走进去看一看,就会发现二楼差不多要比一楼大出一成。而且严格来说,连地板和天花板的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浜之村(山脚)的房子在山之村(山顶)的人看来,总是有点扭曲的样子,”卡慕萝米用银铃般的声音说着,“时间也是这样。和一楼比起来,二楼的时间过得要慢一些。如果有什么急事,在二楼做的效率会比较高。我就常常在睡眠不足的时候跑到二楼去睡觉,还有遇上作业没做完、或者第二天就要考试的时候,也会跑到二楼去学习。每到这种时候,我都会很羡慕家里有三层楼的人呢。”

“这种事情真奇妙啊。那么,一直生活在二楼不是更好吗?”

“那可不行。长时间生活在二楼的话,老得会很快的。我的班上就有一个同学,成绩非常好,据说他学习的时候就是一个人躲在四楼的,但是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

我情不自禁地轻呼了一声。“听起来,浜之村(山脚)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议啊,但是随着高度不断增加,不就会慢慢变成山之村(山顶)了吗?从你们浜之村看来,我们山之村的人差不多一转眼就已经变得衰老不堪了。”

——这是不是比《星际穿越》里的“在黑洞周围呆了几个小时,地球就过去了二十几年”的想法有趣得多呢?

《星际穿越》真正“意料之外”的神展开,是在后1/3,也就是男主角坠入黑洞的“事件视界”之后的情节。在我们三维空间生物的眼中,连光都不可能从黑洞的“事件视界”中逃离,更罔论肉身了。但对于神级的高维生物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啊。这不,他们随手展开个超级立方体,就把男主角放进高维空间里躲开黑洞的撕扯了。

接下来就是本片的“戏肉”了——原来连“时间”这个三维空间生物无法跨越的维度在高维生物看来也不是个事儿,超级立方体里呈现的居然是男主角自家书房在时间轴上的展开。男主角居然可以穿、越、了。

这可真是急转直下啊。虽然从剧情上来说,这时终于连接上了影片前1/3的大量铺垫,情节自此走向完美的闭环。但是,时间穿越这个主题按照“硬科幻”的标准来看,在逻辑上就是本糊涂账,是很难自圆其说的。过去是因,未来是果。于是问题就来了:穿越是否能改变这个因果关系?当角色是从未来穿越到过去、在历史中翻云覆雨时,未来是皆有可能,还是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如果是回到过去改变了未来,逻辑上就难免遇到“祖父悖论”(哪怕只改变了过去的一丁点儿细节,也会导致在未来自己不能出生,那么怎么又会有一个人回去改变历史呢?)。

如果是回到过去拼命想改变未来却怎么也改变不了,那么穿越者的自由意志就撞上了“宿命”。自由意志说未来可以改变,宿命说未来一切注定,这也是一个悖论。很多穿越题材都乐意表现这种“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的主题,穿越者往往费尽心思去改变历史走向,却恰恰成就了历史本来的面目。

但较真去想的话,你会发觉在穿越者知道未来细节的情况下,严格的“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是做不到的。比如,假设我有预言10秒后未来的能力,这时我预测到10秒钟后旁边一个人会绊到石头摔倒。那么我只要马上走过去揍他一顿,他就没有机会去让石头绊了。“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只有在穿越者对未来的细节几乎不了解时才是行得通的。《寻秦记》里穿越到秦朝的项少龙,总是担心自己改变历史,却发现自己的所有所作所为都在创造那个自己了解的历史。但我们设想一下,假设项少龙知道秦朝历史的所有细节,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如果他知道秦王嬴政脸上本没有疤,他硬是往嬴政脸上划了一刀,那么即便后来大历史还是按照某个剧本滚滚向前,但历史的细节还是被改变了啊。

(来,让我划一刀呗)

而《星际穿越》的男主角正是一个知道历史细节的人,他在超级立方体里就是要给过去的自己发信号啊。可以说,只要他发出去的信号跟他从前见过的有那么一点点儿不一样,历史就被改写了。在看到男主角用引力波给过去的自己发送NASA的坐标时,我强迫症发作,脑子里一直在喊:“你的手倒是抖一下啊,抖一下啊!”只要手一抖,发出去的坐标错了一位,男主角找NASA的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即便以后还是找到了,从细节上来说,历史也就被改变了。

那么,是什么力量保证男主角的手一定不会抖,是什么力量保证男主角好像压根就机会没想起来自己是可以有可能改变历史的呢?只能是玄而又玄的“宿命”了。而“宿命”是一个多么“软”的设定啊。

5.仰望星空

好吧,从科幻作品的“设定”和“展开”上来看,《星际穿越》好像都不是十分完满的。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赞颂诺兰。虽然我好像动用了我理科生的那一面来剖析《星际穿越》,但我根本就是以一个多愁善感的文科生姿态欣赏完它的。因为我一想到在这个雷神们随便念个咒就能穿越宇宙 “不讲理时代”里,居然还是有人会去在意真实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就觉得很感动。


当银幕上的宇宙飞船驶过静谧的土星光环,当黑洞的吸积盘闪耀着迷人又透着死亡气息的光芒时,我想起小时候常在家里的天台上仰望星空,漫天星辰对着我闪烁,我想起曾有一个午夜躺在学校操场上看着狮子座流星雨朝我扑面而来。星辰带给我的那些震撼、感动与敬畏,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有那么几个瞬间,《星际穿越》好像唤回了这些前世的记忆。

我曾经也是仰望星空的科学少年,如今却成了一个只想低头看硬盘里女优的猥琐大叔。偶尔再次抬头仰望,群星已被雾霾遮蔽了光彩,但即便如此,心中也仍会升起“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的感慨。于是,我由衷地羡慕和敬佩那些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茫茫宇宙中不可晓的奥秘的勇士们。这个世界最后的真相也许就藏在那里。

所以,那些至今仍在仰望星空的人们啊,请你们接受我最诚挚的敬意。你们触摸着的,是人类最终极的光荣与梦想!
南无阿弥陀佛
酥雅紫官方服务团队 | 2014-11-25 11: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片子放在整个科幻电影史上,肯定是有地位的。
能不能到 2001 的高度,要历史检验。但是目前看,有希望。
---
以下是专栏的剧评内容:和物理无关的「星际穿越」 - 知周刊 - 知乎专栏

星际穿越的 NB 之处,他拷问的都是最根本问题。而且,因为科幻电影的独特优势和诺兰的滔天野心,他竟然敢同时拷问科学和人性的几乎所有最根本问题。

科学根本问题的拷问,比如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统一,比如高维空间不打算提了, Kip Thorne 都为本片的物理学问题都出书了。。。

可惜在知乎这个高逼格的地儿,片中的伦理问题明显被忽视了 - 量子物理凭什么比人性基本问题高端呢?所以,本文要谈谈星际穿越非科学的部分。

先接受片中的一些定义:
虫洞 - 折叠三维空间。
黑洞 - 物理定律失效,可以测得关键数据,甚至展开高维空间。
高维空间 - 具有折叠低维空间的能力。
引力 - 超越所有维度的力。
爱 - 超越所有维度的力。

诺兰在片中把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问题都拷问了一个遍
1 离开和回来
2 x与x?
3 xx和xx?
4 x和xx?

本文先说第一个:离开和回来。
剧本非常精妙的设计了女儿和父亲的分离。很多人都在关注 Cooper 和 Murph 父女,而 Brand 父女的对称安排才是神来之笔。

(高能剧透预警)
(高能剧透预警)
(高能剧透预警)

在离开地球探索新星系的飞船上,为何载的是 Cooper 和 Anne ?

Cooper 和 Murph 父女,父亲离开;Brand 父女,女儿离开。
Cooper 的女儿跟随 Brand ,而 Brand 的女儿跟随 Cooper 。
最终, Cooper 的女儿完成了 Brand 本该完成却没有完成的事情。而 Brand 的女儿完成了 Cooper 本该完成却没有完成的事情。

这个结构真是精妙。

Cooper 作为父亲,贯穿始终的主题是回来。而 Anne 作为女儿,贯穿始终的主题却是离开。

回来的原动力是亲情,而离开的原动力是爱情。
(那个倒霉的 Edmond 绝逼因为是 Anne 的恋人,才被编剧安排在最远的星球上了。。)

这一去一回,构成了片子的基本矛盾之一。这个矛盾贯穿贯穿始终,各占胜场。

Cooper 和 Anne 访问 Miller 星球的时候,本钱都还在,矛盾慢慢积累。等他们狼狈逃回, Cooper 的离开进一步加深:空间上的距离并未改变,但是另一个维度上(时间)的代价更大。

于是双方爆发一个小规模的争论: Edmond 星球还是 Mann 星球。 Cooper 戳穿了 Anne 因为爱的远离。而 Anne 抛出了片中重要的主题:爱是一种可以超越所有维度的力。随后, Anne 反击了 Cooper ,指出回程燃料让他担心无法回来。

最终, Mann 用作死终结了这场冲突,大家都回不去了。同时,也顺便杀死了「离开和回来」矛盾的最后一个干扰因素 - 那个倒霉的黑人龙套 David Gyasi 。

接下来是电影史上最精彩的前戏: Mann 星球上空的管风琴旋转对接。。。
图0. 管风琴对接随后,这个矛盾被推向了最高潮:

只有两个人, Cooper 和 Anne 。

Cooper 想要回来,却牺牲自己,跌向宇宙的最深处。从而成全了 Anne ,一心想要离开,飞向人类边疆的最远处。

因为这个高潮太过重要,所以诺兰在片中用两条线索反复铺垫。前面数次出现的登月仓,实际上一直在暗示这次分离。
图1. Cooper 女儿玩分离仓(缺)

不同的是,这次分离对抗的不是月球的引力,而是宇宙中引力最强大的黑洞。而数次出现的 Dylan Thomas ,则是为这次分离反复铺垫的正论: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good night - 龙套老黑提到过黑洞的温和。the dying of the light - 吞噬所有光线的所在。 rage against ... - 回来无望的愤怒和斗争)

图2. Cooper 黑洞前和 Anne 道别,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缺,黑洞图先代替)


矛盾彻底释放?却又峰回路转。
因为黑洞内可以展开高维空间, Cooper 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最终利用引力传递消息给女儿,回到了她身边。 Anne 到了 Edmond 的身边,却因为利用黑洞引力浪费的时间,错过了自己的爱。

一份是跌入宇宙最深处时空,却回到家园的亲情。 一份是追到人类最遥远边疆,却被时间分离的爱情。

自此, Cooper 和 Anne 完成了电影史上最史诗级的分分合合。

竟然,诺兰仅仅用了一场床戏和一场墓地戏就搞完了。。。

图3. Cooper 和女儿重逢的(病)床戏

图4. Anne 和 Edmond 的墓地戏

Cooper 寻找 Anne 的结尾,我以为并非大团圆败笔。诺兰既然在影片中超越了科学的四维空间,为何不可以在感情上超越离开和回来的二维矛盾?

这个结局超越了片中贯穿始终的矛盾:离开和回来,在更高的感情维度上,得到统一。

而 Cooper 奔向 Anne ,则暗合全片的另一个主题:人类探索未知的先锋精神。
南无阿弥陀佛
酥雅紫官方服务团队 | 2014-11-25 1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没计划写一篇解密的文章,不过看到网上不靠谱的太多了,又因为花了很长时间看了索恩的那本《星际穿越中的科学》,所以还是写一写吧。

首先,忘掉影院翻译的“五维空间”,千万别再说五维空间了,人家不是五维空间,而是五维时空。
五维时空是什么东西?我们能感知的宇宙是四维时空,五维时空比我们多了一个空间的维度。
想象时空是弯曲的(如果不是弯曲的,你在《星际穿越》里看到的绝大多数物理现象都没有了),一个平面如果弯曲,必须是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边,不然因为弯曲而带来的凹凸是什么呢?四维的时空是弯曲的,必然也在一个更高维的超宇宙中。
这是一个想象,或许真的有五维时空的超宇宙,我们的宇宙只是其中一个弯曲的膜,也或许没有,只是便于我们想象。但是千万别再说五维空间了,这个电影里的设定是五维时空。

其次,这部片子广相和黑洞的大牛索恩参与的非常深入,所以挑错的人要注意了,千万不要被大脸。索恩这个人有强迫症,他保证没有特殊理由电影里设定的合理性,这就如同你看一部基于“理性预期”的电影,你开始狂喷,但是这个电影的创作者是小罗伯特卢卡斯。。。。
是啊,潮汐力为啥没有撕裂第一个星球,为什么那里浪能这么高,为什么吸积盘没有考虑多普勒效应,黑洞的引力能不能足够大以至于时间减缓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主角在跌入视界之后没有等到被潮汐力撕裂就撞上了一个奇点……这些东西的都是可能的。
为什么你们认为不可能的东西,而索恩都能给说圆了?因为你们的思路不同:
你们的思路是:这种事情的发生需要太苛刻的条件,所以它们不可能发生。
索恩的思路是:假设这种事情发生了,我们来看看它需要满足什么苛刻的条件。
这个思路其实从索恩第一次想虫洞和时空旅行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当时卡尔萨根将《接触》的朱迪福斯特通过黑洞送往了天琴座,索恩告诉他,黑洞不可能,虫洞倒是可能,但是虫洞是不稳定的,所以也不可能。然而后来他换了一种思路,假设有一个神级文明,没有任何技术限制,唯一的限制就是自然规律,他们怎么实现虫洞的打开和稳定?这个思路其实就是“假设这种事情发生了,我们来看看它需要满足什么苛刻的条件。”
在《星际穿越》的拍摄中,诺兰经常为了叙事的需要坚持某种设定,例如时间的延缓是该星球的一小时是地球的七年,索恩一开始的态度是不行不行,这个做不到,然而他回去又算了算,发现假如黑洞的转速达到非常非常接近所能允许的最大转速(这个时候在视界上随着黑洞旋转的像非常非常接近光速),诺兰需要的条件就达到了;在比如,为了保证这个星球不被潮汐力撕裂,黑洞的质量被设定的足够大,是我们太阳的100billion倍(而你拿太阳的质量带进入算肯定不对);还有引力引力弹弓所需要的星体和位置,竟然全部都能够满足。这些可能吗?可能。虽然也许太苛刻,但是科学上是可能的。所以这部电影遵循了两条规则:
1、所有事件都遵循现有的科学理论;
2、所有超过现有科学理论的部分都是合理的推测(不和现有理论冲突)。

最后,作为科幻片,诺兰也有一些自己的设定,这些设定就和《盗梦空间》一样,遵循清晰的准则:
3、所有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存在的物质,从人体到光,都无法逆时间维度而变化(不能回到过去);
4、引力波可以逆时间维度而变化(可以回到过去)。
这两个设定有趣在哪里?在于他给人绝望又给你希望。太绝望了不愿意看,太有希望了也没劲,如果观众一开始就期待,反正一切可以通过穿越时空解决,他们一点也紧张不起来;太绝望了,紧张了半天,心情得不到舒缓。这里边的微妙,需要仔细掂量。想想《盗梦空间》的设定:
a、在梦中被杀死的人会醒来;
b、但是服用了高强度催眠剂的人不会醒来,而是跌入limbo;
c、在limbo的人会迷失自己,忘掉蒙和现实的区别,最终成为傻逼。只有意识到这是梦境并主动杀死自己的人才能回来。
一样遵循这个原则:假如死了就会醒来,成本太低了,观众紧张不起来,所以必须找个借口让他们死了醒不来;而这个醒不来又不能太绝望,毕竟大部分商业片的观众不希望主角最后变成疯子或者痴呆。

好吧,前言说完了,开始从头解析剧情吧。这个解析主要是基于索恩的解释,但是很多地方都是暧昧的,索恩只是提到了一种解释,还有更多的解释我也没看懂,尤其是结尾的超立方体。所以里边也有我个人的解析,这个解析的关键不是多么科学,而是能把剧情中的问题给说圆了。

在近未来,植物纷纷患上了“枯萎病”。枯萎病其实在现在也有,但是现在的枯萎病,致死率强的一般只针对某一种植物;针对所有植物的则致死率不强,在近未来的枯萎病则既有很强的致死率,也有很大的传染性,所以人类面临了灾难。例如植物的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碳平衡,再例如没有植物保持水土,沙尘暴肆虐。
渐渐的,人们发现,通过生物技术无法阻止枯萎病(我也不知道为啥,总得为去太空找个理由吧),所以开始考虑太空移民。然而以人类的技术,根本达不到。

某年,nasa开始观测到引力异常现象,尤其是土星附近的时空扭曲,他们逐渐意识到,那里有一个虫洞。虫洞是不能自然存在的,因为它们极为不稳定,只能存在10的负多少次方秒,只有注入大量的能量为负的物质才能保持虫洞的存在(想象虫洞使得进入他的光发散,而质量弯曲光线,使得经过它的光聚合,所以只有质量为负的东西才能使光发散。当然这是想象,真正的结论在爱因斯坦方程里,这个打死我也看不懂,然而这个解析的目的是给每一个问题一个看似是答案的答案,所以就这么想象吧)。
所以nasa意识到这谁一个更高级的文明送给他们的,一个合理的外推就是,他们知道了地球的灾难,于是给他们创造了一条通往其他星系的生路(因此其他星系必然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送佛送到西嘛),于是在马特达蒙的带领下(马特达蒙的存在是这部片子的一个谜团,因为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宣传,本来以为是个露一面的小角色,没想到戏份还很高),十多个科学家分头去探索虫洞对面的星系,如果找到适合人类居中的星球,就发送信号,如果找不到,就直接牺牲了。这些科学家都是道德极为高尚的人。很久以后,他们收到了三个信号。

如果找到宜居的星球,有两种方式可以拯救人类这个种族:第一种当然就是全部人类一起移民;第二种是很小的几个人类移民,但是他们带着装有人类生殖细胞的试管,到了之后开始大规模繁衍人类,而在地球上的其他人就被抛弃了。一个有道德的科学家当然需要选择第一种方案,然而问题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如此多的人一起送过去。

迈克尔凯恩通过引力异常推测到是神级文明从更高维的宇宙向我们的膜宇宙发射了一种场,他们可以利用物理法则张开虫洞,使得他明白了利用量子引力的可能性,这种场甚至可以改变我们膜宇宙的引力常数G。所以基础物理学可以,也需要发展,以便获得全体移民的可能性。
迈克尔凯恩通过一个方程来描述物理定理,并与这些引力异常、与黑洞、与更高维的超宇宙相容,然而这个方程里的很多函数都只能是一个抽象函数,他需要猜测这些函数的具体形式,这很难。他猜测的结果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是不相容的。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然而当质量集中到一个奇点,广义相对论就失效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融合的奥秘,在奇点中,然而他
无法观测奇点,也就得不到量子引力论的具体函数形式。

很多年之后,在收到三个具体信号之后,nasa决定派出新的探索队,然而这时候nasa已经今非昔比,连一个真正飞过的宇航员都没有。正在他们决定仓促出发的时候,马修麦康纳这个昔日nasa的优秀宇航员忽然找上门来了。
马修之所以找上门来是因为他们家卧室里的引力异常现象。他们家经常发生书自己掉落等现象(墨菲认为是书架里有个幽灵)。有时候还有拖拉机失灵现象发生。索恩认为拖拉机失灵是因为gps导航的失灵。很多人说相对论这种东西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不能创造生产力,是物理学家自娱自乐,事实上gps是相对论应用的一大体现,由于地球引力带来的时间减缓对地面和卫星轨道是不同的,如果二者采取同一个时间,gps就会失灵,所以gps之所以这么灵,是根据广义相对论修正过时间的结果。而这次引力异常,使得gps不灵了。
后来,马修和墨菲发现这些引力异常是有目的的,他们发现引力把沙尘排列出二进制,翻译出来是一个坐标,他们来到这个坐标(多么像《第三类接触》!),才知道这里是nasa。
nasa的人认为马修是神级文明选中并引导过来的,正好填补了他们宇航员的空缺,为了拯救人类马修当然上路了。

于是他们去往土星(为什么神级文明把虫洞放在土星,让人类花两年时间才过去?很简单,为了致敬《2001太空漫游》)。
飞船是十二个舱围绕一个中心的控制舱组成,这种设计可能有三种功效:第一是减缓潮汐力;第二是可以通过离心力模拟重力;第三,这个飞船或许是在空间站或者太空船坞里分节建造的。
虫洞是三维空间扭曲而联通两个遥远地点的管道,想象一张纸扭曲,联通两点的管道是一个圆柱,这个圆柱是三维的,在二维空间每一个切面都是一个圆;虫洞是思维的超圆柱,在三维空间的每一个切面都是一个球。马修麦康纳获得虫洞的知识来自于二维纸的类比,所以他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星系围绕一个巨大的黑洞旋转,黑洞的质量惊人,转速也很快,黑洞视界大概相当于地球绕太阳的轨道,黑洞旋转周围的瓦斯喷塑热和光,形成了巨大的吸积盘,为围绕周围的星球提供能量。吸积盘其实是平铺在赤道面的,但是由于黑洞对光的扭曲,我们同是在上面和下面看到了背面吸积盘的两个像,这让黑洞有点像《攻壳》里的笑脸男,我曾使用过的头像;为了不让观众太过迷惑,吸积盘的形状不能太过诡异,所以诺兰把黑洞的转速调低,并且忽略了多普勒效应。

第一个星球是个水星球,这个星球距离黑洞视界非常非常近,时间的扭曲也非常厉害,必须速战速决,然而他们没有预料到巨大的海浪。这些海浪在黑洞巨大潮汐力的作用下,铺天盖地的涌来(另一个解释是潮汐力虽然没有把星球撕裂,但是使得地质活动非常剧烈,形成巨大的海啸)。耽误了很长时间,墨菲已经长大了。
在此过程中,黑人研究了黑洞,按照索恩的的设定,他是研究黑洞的震动,并且发现观测数据和模型的差异。但是更详细的数据还是需要观测奇点。

第二个星球是马特达蒙的星球,不要问我他为什么要杀死马修,我也没看明白,他到底是怕死还是要实施planb?不过这哥们已经疯了,对接不成功就敢打开舱门,最后挂了。
在地球上,迈克尔凯恩死了,临死之前告诉墨菲他解出了方程,然而无法统一光相和量子力学,所以失败了。墨菲认为他对了一半,另一半需要通过研究奇点获得答案。墨菲的嫂子和侄子得了尘肺病,需要赶紧搬家,但那时墨菲的哥哥忽然疯了,打死也不让搬家,于是墨菲放火烧了哥哥的田地,调虎离山,赶紧接嫂子和侄子走,走之前去卧室书架前linger了一下。这一段和太空的平行剪辑,真的是很烂很烂。

在太空,马修成功对接了,然而飞船已经被黑洞的引力捕获,正在跌入视界之内,如何冲破视界,索恩讲了很多,但是诺兰认为观众肯定听不懂,所以他简化为“牛顿第三定律”。机器人(很多人说致敬2001的方碑,我觉得有点扯,其实诺兰只是看不惯拟人化的机器人,创造了一个只考虑实用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可以作为飞船的一个部件插入的,有点像《星战》里的r2d2)为了帮助逃脱黑洞引力和探索奇点被发射,马修也选择了发射。
马修选择发射是因为黑人还是谁告诉他,这是一个温和的黑洞。黑洞中心的奇点非常凶残,但是后来科学家发现,其实黑洞里还有两个奇点,一个奇点是在你之前跌入黑洞的物质压成的,还有一个就是在你之后跌入黑洞的物质压成的,这两个奇点形成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潮汐力还没有涨到无穷大,你就与他相遇了,在相遇的时候,你受到的潮汐力是有限的数,虽然这一点的导数是无穷的。
这个设定又是索恩式的思路,这有可能吗?科学上是有可能的,虽然可能性太低了,但是它起码没有违背科学。所以马修跌入了奇点。

跌入奇点之后就是诺兰兄弟的脑洞了。由于奇点是未知的,他们可以随便想,索恩说只要不拍地狱和撒旦就行了。这俩兄弟弄出来一个超立方体。
这个超立方体,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谜团。我也没有想明白。有两种可能:第一,这是一个真实的高维时空在我们宇宙的切面;第二,这是未来人类为马修做的一个操作系统,正如同你的数据在硬盘并不是存放在一个文件夹之内的一个文件夹,只是为了便于你操作而画出来文件夹一样,这玩意也是便于马修操作引力造出来的。

总之未来的人类在奇点里放了一个超立方体。按照弟弟的说法,超立方体使得马修从我们的宇宙中抽离出来了,就像把一个立方体放在二维的平面上,一个二维的小人进入了这个立方体,随着这个立方体的运动,他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但是由于他是一个二维的人,他看不到更高的维度,只能看到更高维度在地位的切面,例如,他看到无穷多的平面,正如马修看到无穷的空间。
超宇宙和我们宇宙的不同在于,由于时空的扭曲,超宇宙运动一段路程远远小于我们,所以在没有超光速的情况下,超立方体带着马修回到了地球,并对接到马修女儿的卧室。然而这个卧室呈现给马修的,是无穷的空间。

假设你是二维的马修,你被超立方体带来了二维女儿的房间,你看到的女儿的房间仍然是二维的,只不过你可以上下移动了,所以你会看到无穷个二维的女儿的房间,假设时空是三维的,那么就有无穷个女儿的房间沿着z轴排列,从而组成这个立方体,这个z轴,就是时间轴。
超立方体也是这样,不同的是,这时候切面不是二维的,而是一个三维空间,无穷的三维空间组成了一个立体像棋盘,里边有无数纵横交错的三维长条。这些长条是一个立方体不断向六个方向延伸形成的,这个延伸就是时间,这样就形成了无数个长条状的长方体,两个长方体相交的话,就组成了四面墙,再和第三个垂直于这两个长方体的长方体相交,就组成了六面樯,这六面樯的小房间,就是马修所在的地方。
注意,长方体以真实时间的速度运动,也就是对于马修来说,当他凝视一面墙,那面墙所代表的空间不断被下一秒所代表的空间替代,对于马修来说,他就可以看到一个运动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时间流逝和真实的世界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这里是下一个时间点的立方体替代上一个时间点的立方体。时间在这里实体化了。

按照诺兰法则,马修无法突破这个实体化的维度,不能回到过去,光也不能。但是马修发现他努力拍墙面,樯对面的书会掉落。是因为他改变了物体的时间线。一个时间线就是连接物体所有事件的线,把一个点在时间上的轨迹连接起来是一个时间线,把世界上所有点的时间轨迹连接起来就有无数条时间线,于是就有整个世界的时间线。
马修拍掉书的机理是:马修改变了书的时间线,于是改变了下一个要到来的立方体内书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流逝,下一个立方体到来,于是在马修看来,正是他拍掉了书。
马修之所以能够改变时间线,是因为引力波的存在,从人类到光都无法通过时间维度逆向而行,但是引力波可以。于是马修通过改变手表(本年度最佳植入广告,可惜太贵了买不起)指针的频率传递数据,女儿终于找到了函数的真正形式。

这个时候马修就被送到了土星轨道。按照电影的设定,超立方体的时间是不被减缓的。因此最后所有的时间减缓都在逃脱黑洞时产生,因此马修进入土星已经是好几十年后了,安妮海瑟薇其实也刚刚登陆。

然而这里有一个非常费解的问题:马修是如何被送回来的?为什么他送回来的时候会和过去的飞船相交,然而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未来?虽然这个桥段非常有诗意,但是。。。。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马修仍然被超立方体送到土星轨道,只不过送的时候不小心穿了一下虫洞,由于超立方体能够把时空分解成沿时间延伸的无数空间,在碰到虫洞的时候,也把他周围的时空分解了,所以未来的马修在未来超立方体分解未来的虫洞时,看到了过去他们飞船在过去虫洞飞行的像。

最后,为什么未来的人类要把马修放在土星轨道上?因为这里距离人类的太空站最近,可以最快的被人类解救。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他放在人类的太空站?
这个问题其实和为什么把虫洞放在土星、为什么选中马修的女儿是一个问题,也和以下问题是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数据就解不开方程,如果解不开方程就无法进化到未来人类,就无法回来帮助过去的人类,也就没有数据,那么这个循环就是无中生有的:就像未来的李白告诉过去的李白一首《将进酒》,而他之所以知道这首诗,是因为过去的李白写了,而过去的李白之所以写,是因为未来的李白告诉他了,那么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
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是最早也是最深讨论这个问题的科幻小说。在那里,未来的人们为了不改变历史,拼命严格按照过去的历史行动,某人的回忆录里有和谁进行了什么谈话,他们就命令那个谁把谈话背下来,字啊回忆录记载的时间和他去谈,而如果回忆没有记载的人,一个都不许出现。
所以未来的人要改变过去,其实不是改变过去,而是严格按照过去,促成这个过去。对于两边的人类来说,都是宿命论。
当然从逻辑上来说有太多问题了。但你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些问题的,也不会有可能解开这些问题(平行宇宙保持了逻辑上的自洽,但是太没劲了,平行宇宙是最没劲的!)
完。

下半部分:
上篇文章写了一些事实判断,这次谈谈价值判断。

首先来定位一下。
有人说电影没有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区别,只有好看和不好看的区别,按照这个定位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观影体验非常棒,太空场景直接震傻了,最后万万没想到还流出两行热泪来,可以说情感控制方面做足了。
当然我不大同意这个划分,虽然艺术片也可以卖钱,但是艺术电影和娱乐电影的区别还是蛮明显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艺术电影按照电影作者自己的意志拍摄,而商业电影怎么取悦观众怎么拍。
一共有三种好电影,一种是纯艺术电影,一种是娱乐效果非常棒的电影,一种是把艺术和娱乐结合得很好的电影。从科幻类型片里举例,《索拉里斯星》《2001太空漫游》属于第一种(我还想加上戈达尔《阿尔法城》),《et》《阿凡达》属于第三种,而阿方索卡隆《人类之子》《地心引力》属于第二种。
我觉得诺兰一直在拍第二种电影,也就是娱乐片。虽然大家都在说,诺兰是好莱坞一线商业导演里边最具作者性的人,但是他对电影的掌控不过是叙事结构,而这是小儿科的小儿科,他的片子从价值观、思想性到视听语言,其实都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他讲的故事太好了,所以我也只好甘做脑残粉。
所以我很奇怪为啥很多人期待从诺兰这里得到那些他给不了的东西,为啥要这么想呢?他也从没给过呀。

诺兰成不了大师,而只能成为一名杂耍者,我觉得是因为他从来没弄明白电影到底是什么,他理解的电影是讲一个很缜密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让人觉得很牛逼,但是这种故事必然是无法重读的,而电影必须是可以重读的,因为电影中流露的诗意不随叙事谜题的解开而丧失。
诺兰的电影没有这种诗意。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肯停下来。这个人必须把电影的每一秒钟塞进去尽可能多的事件和对话,他对叙事的控制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然而诗意存在于偶然的,无意义的停顿,这种停顿是人类情感交流和审美的起点,没有这种停顿是不会伟大的。举个例子,《星际穿越》显然比《地心引力》宏大,但是太空的壮丽却没有《地心引力》表现得好,是因为阿方索卡隆懂得停顿,他一个半小时的叙事中只有两个人物和很少的事件点,我们有大量的时间来接受这些情感交流和审美,然而《星际穿越》总是在人意犹未尽的时候把镜头从太空转入飞船或者行星上无聊的争吵和打斗中。太空真美,可诺兰竟然不舍得让我们多看两眼。

另一个随之而来的批评则是,诺兰太过理性,没有感情。我觉得这取决于怎么看。诺兰曾经两次逼出了我的眼泪,一次是TDKR的结局,一次是《星际穿越》的结局,可当我老泪纵横之后二刷的时候,我认为我被骗了,我陷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全套之中,这种泪点的铺垫太刻意了,甚至引导你的感情,他都是环环相扣,理性设计的,我觉得蛮恐怖。

另外就是在某些文学性的东西,他不知道见好就收,do not go gentl into that good night第一次用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它竟然又用了四次,就令人发指了,二刷就要忍受八次,竟然显得装逼,就像一个暴发户炫耀银子一样炫耀诗歌,这个毛病可能和Inception里的you are waiting for a train一样,没有节制。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TDKR结尾引用的《双城记》(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我觉得这里边共同的原因就是诺兰太想当上帝了,他想要掌控他世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然而就连托尔金也有谜一样的汤姆 邦巴迪尔,并成为中土世界最美的谜团。我觉得诗意体现在人对造物的敬畏,当他对“创造世界的全部”放手的一刻,诗意从那意志的缝隙中潜入。

说这么多好像我是喷子,其实恰恰相反,我是诺兰的脑残粉。无他,故事讲得太精彩了,精彩到我得费多大力气才忍住三刷的冲动。但是“故事讲得棒”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只好开喷了,反正是我的偶像,自己喷总比看别人喷好。

imax的效果实在是太好,这个片子不看imax还真的相当于没看,另外音效一定要好,音效比视效更重要,如果你不想像新世纪赛博店那种配乐和音效交杂成噪音的垃圾玩意,一定要找音响好的影院,感受座椅震颤的效果吧。另外大家都知道,本片可能是最后一部胶片imax电影了,幸好国内没有引进胶片版,不然我又得纠结好多天要不要去看。

这次摄影师好像换了,原来那哥们去拍电影了,我倒是觉得还好,虽然摄影也没啥亮点;另外地球和太空的平行剪辑已经烂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仍然是汉斯季莫配乐,这个我很喜欢,但是先入为主,我总觉得太空题材的配乐应该壮丽的交响诗,而本片的配乐比较适合Inception这种。

最后就是上篇文章重复过的,这个片子对设定的科学性真的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你们可以接着喷,不过我仍然建议先看索恩的书),就连我一开始认为超立方体都有一个和Inception一样的复杂的伪科学设定。有时候我觉得好莱坞竟然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人,每天想的不是爆炸、逆光剪影和超短裤,而是像“工匠”一样的琢磨这些玩意,还是蛮有趣的。

当然,最后推荐超值套餐,电影+索恩的书,这俩真的是完全互补品,不看任何一个都只能得到另一个乐趣的三分之一。其实《星际穿越》的代入感蛮差的,《地心引力》才是真正让我感觉太空如此近的片子,但是看完索恩大神的书,也就仍然也想到一些这个星球以外的很多事情,然后又不然联想到时间和空间的尽头,在那无限循环的扩展中跌入一层又一层的恐惧,并最终不可避免的回到死亡的问题上来。正是这种情况下,才需要你,才需要一想到你就不由自主的微小,并随着以前的嫌弃、争吵以及下一次的相遇,意识到我并没有思考如此痛苦问题的责任。
南无阿弥陀佛
酥雅紫官方服务团队 | 2014-11-25 11: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地方:

1.Cooper开着小破车,载着女儿和儿子,驶过一大片玉米地(对,是玉米,不是秋葵也不是麦田,感谢评论提醒=。=),去追踪那架来自印度的无人驾驶探测机。整个追踪的过程,画面的色调,耳边轰隆震动的声音,以及Cooper眼中的炙热、冲动和渴望,给我一种难以言说的激动。

2.另一段,当Cooper得知儿子不能上大学之后非常生气。老师说:“这个世界现在不需要工程师,只需要农夫。”Cooper:“是有教养的农夫。”在那样一种只追求温饱的生存环境里,只有那些少数的坚持着某些非物质理想的人,才是最有可能change the world的人。

3.某一天夜里,Cooper和岳父坐在门前喝酒聊天,(具体对话不太记得,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岳父问他:“这个世界欠你很多吗?”Cooper:“我觉得我天生就是一个宇航员。”这句话特别酷,也让我特别感动。

4.无数次被荧幕里浩瀚的星空,茫茫的黑夜感动,甚至幻想如果我也有机会飞上太空。来自NASA的任务,Cooper是必然会接受的,尽管他舍不得家和孩子。我想,这不是关于所谓的拯救人类或是实现梦想的冲动。而是关于一个人,来自心底里那种渴望探索宇宙,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潜在意识。宇宙是可怕的,人类在其中,不过是比渺小还要渺小的陨粒;但宇宙的引力是强大的,它能让人战胜恐惧,战胜孤独,甚至战胜时间。

5.黑人物理学家(忘记他叫什么了)在飞船上很害怕,Cooper安慰他:“世界上大部分优秀的帆船运动员其实并不会游泳。”永远不要去担心失败以后要怎么办,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无畏地去面对一切。

6.Cooper和Dr.Brand从海洋星球回到永恒号的时候,Dr.Brand看到黑人物理学家胡须已有些发白,她含着泪问他:“你为什么不休眠?”他回答:“我也想,可是你们走太久了,我怕你们不回来了,还不如研究一下物理公式,说不定能发现什么。”23年的等待,休眠也是孤独,醒着也是孤独。有时候知识的力量似乎能超越知识本身,让孤独的人不再那么孤独。

7.墨菲和老教授(女Dr.Brand她爸,以下简称老Dr)讨论方程式的时候,墨菲说:“你一直都是在假设时间不变的条件下解这个方程的。”老Dr说:“你是说我这么多年都白干了?”之后又说:“你下次再来吧,我今天不想聊。”老Dr的表情和语气,有些吞吐和回避,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觉得电影暗示了老Dr其实早已解出答案。(个人很喜欢出演老Dr的这个老爷爷,觉得电影对老Dr这个角色的塑造还差那么一点点。)

8.从冰川星球回来之后,我原以为Cooper会返回地球见女儿,可是他没有;我后来以为他会和Dr.Brand一起去下一颗星球,可是他也没有。他把自己放逐在黑洞中的那一段,真的是很震憾。时间,空间,一瞬间,后来发生的一切不言自明。(这一段有几句台词很有趣,我刚好都对上了,Cooper和Tars说:“我以为选中的人是我,没想到是她。”Tars说:“for what?”这时我悄悄跟旁边的傻鸡说:“To save the world.”然后果真他就这么说了。之后Cooper又说,把数据传给我,Tars说万一你女儿没注意到怎么办,我想他肯定会说:“She will.”结果还真就这么说了。顺着情节这几句台词确实很容易想到,导演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很到位。)

9.最后Cooper空间站的造型很美。

10.看电影之前想研究一下相对论和黑洞,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必要。影片涉及到的科学知识都还是比较严谨的,当然重点也不在于这些理论。记得有一句话说,科学即哲学,哲学即科学,科学和哲学的尽头是同一个。或许在这部电影里,这个尽头就是人类自己吧。

11.很喜欢这部电影在情感题材上选择了父女情,来得如此温暖和深沉。

时空,宇宙,维度,穿越,亲情,勇敢,智慧,和坚韧是我在这部电影里所看到的。

(虽然也有不少对电影的负面评价,但无论其好坏,我还是愿意相信影片里所陈述给观众的一切,关于宇宙的残酷,深邃,和美好。)

也许我们未来的自己,如今正在某一未知的角落注视着现在的我们。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