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南锣鼓巷 糟践完地上糟践地下

[复制链接]
查看6527 | 回复0 | 2016-5-16 17: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锣鼓巷 毁完地上毁地下


真的不愿意多说这个地方。

前些天听说,南锣鼓巷地铁站里的琉璃墙,完工了。

这琉璃墙在8号线车站里。所谓琉璃墙,是以透明小方块组成的画面,每个小方块比拳头小一些,据说一共是4000多块。



组合起来的图案约有50米长,其中包括拉洋车、遛鸟的形象,类似剪影。

其实这个工程早在2013年年底,8号线开通的时候就已经安装。

当时新闻说的是,要征集小物件,放在琉璃墙的每块透明小方块里面,小方块预留了圆柱形的空间,可以放进去一些小件儿物品。

进站一看,还真挺漂亮。也有人跟墙合影留念。

咱们要看的是细节。围着墙走一圈——

都有什么呢?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分钱纸币,它出现频率巨高。接着是各种票据,以粮票最多。

再接着是底片,也就是35毫米的胶卷,包括胶卷盒和剪开的单张底片。这三样加起来,总共占了得有小一半儿。

再有就是大量出现的算盘珠子——从珠子上判断,应该是来自同一把算盘。扣子,有几个种类,包括子母扣和普通的缝扣。还有一些类似玩具的,小汽车,小木头人偶,零食无花果等等,也都不止一两次出现。

稍微像点样的东西,有一些小玩具,徽章。粗略统计,所占比例超不过两三成。

如此粗制滥造的一面墙,却有个响亮的名字——“北京记忆”。

基本上是全国人民的记忆吧。即便是全国人民的记忆也无所谓,毕竟大家的生活用品,相差不会太多。问题是,其中有着大量的印刷品。无论是各种门票还是粮票或是邮票,基本都是翻印的。

门票太大张,卷在里面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可以理解;问题是小小的粮票或邮票,完全可以来个真的,价值并不算高,为什么非要用印刷品代替呢?

还别说,最常见的东西,一分钱纸币,看上去倒都是真的。那是啊,谁敢印假的?也许您说了,不就是面装饰墙嘛,何必那么认真呢?确实。这面墙远看上去挺漂亮的,装饰效果没的说。但问题是,我们是否该对“记忆”更“负责任”呢?北京人大都不喜欢南锣鼓巷,原因总结起来三个字儿——胡逼来。什么北京特色,什么保持着元代格局,有个蛋用啊,还不是各种不入流的小吃、乌七八糟的小店?走进店里连句北京味儿的话都听不见,却成了“北京特色”、“胡同文化”。

所谓特色、文化,不是一拍脑门儿就能做到的。可是旅游开发,带动经济,也没什么不好。当年咱也不懂什么叫文化,既然如此,就这样吧,反正谁傻谁去逛,咱没必要拦着。但到了现在,南锣鼓巷糟践完了,人们慢慢的明白了,这座城市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的时候,却要如此糟践地下,这就太操蛋了。不是挺好看吗?是挺好看。好看的东西多了,苍老师也好看,也请到南锣鼓巷来?细节啊,细节啊。面对文化、艺术、装饰和这条老胡同,我们忽视过太多的东西,以致于后悔,因为它对不起游客,对不起我们自己,对不起“北京”这两个字。

现在,为什么还会有如此粗糙的东西出现在这个被毁掉的地方呢?两种可能,其一,反正毁了;其二,如果真做的那么好,地铁站里更得人挤人了。所以我们感谢创作者们在这里留下这样的作品,为南锣鼓巷分流。最后,借用我姐姐的一句话结尾。她生在板厂胡同,也就是与南锣鼓巷连接的、东边的一条胡同,距离南锣鼓巷爬行时间47秒以内。“我实在不想告诉你,你们爱的那个酒吧,以前是馒头铺改的,或者是合作社,废品收购站,粮店,哪有情调可言。”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7

主题

57

回帖

944

积分

日上三竿

精华
11
猫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