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女性的光辉之四:遇罗锦

[复制链接]
查看10131 | 回复1 | 2009-7-30 21: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宋百岁 于 2009-7-30 21:30 编辑

我想到了遇罗锦。遇罗锦是真实的典型。说到遇罗锦,35岁以下的人不会知道,35岁以上的人应该有印象。遇罗锦是遇罗克的妹妹,遇罗克是文化大革命中广为传抄的《出身论》的作者,1968年以反革命罪被处决,1979年平反。上世纪80年代初,遇罗锦连续发表了纪实中篇《冬天的童话》和《春天的童话》,其作品的真实程度让世人为之震撼,其对文化大革命的揭露、对人性的呐喊被称作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成为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人们的思想观念还习惯被极左的枷锁束缚还没来得及放开的时候,《冬天的童话》、《春天的童话》堪称是文坛的一颗炸弹。我不懂文学,但是遇罗锦作品对情感对婚姻的大胆直白确实让我非常震惊和敬佩。《冬天的童话》和《春天的童话》讲述了哥哥入狱,家庭受牵连,自己被劳教、初恋夭折、远嫁北大荒、没有感情的婚姻、婚外感情受挫、二次婚姻的失败等遭遇。而导致遇罗锦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日记。

之后好多年没有听到遇罗锦的消息,80年代中期听说她出访德国并滞留避难,80年代末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时也捎带上了她。那个时期我已为人妻、为人母、有了婚姻、有了家庭,有过感情的波折,对其过于真实地追求感情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又有好多年没有听到遇罗锦的消息了,上网搜到一篇2004年的文章知道遇罗锦2004年的时候仍在德国。文中提到,遇罗锦“与人谈话总是不投机,脑子不会转弯,常常一条道跑到黑,即便旁边有人提示,也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看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同那篇文章的作者一样,我心目中的遇罗锦是“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有正义、有胆量、有热血、有激情”的。之所以有今天,是源于她的真实吧。真实在不真实的空间生存,久而久之,真实也变味了。喜欢也罢,反感也罢,遇罗锦的真实永远让人望尘莫及。

“还是记在脑子里好”。能记在脑子里固然好,但是时间久了难免会有遗失和模糊,况且日记是情感宣泄的地方,这一点是记忆不能代替的。周国平说得好,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日记是灵魂的密室。我有同感。每次翻看以往的日记,不管是辉煌还是遗憾都因她的真实而感到无比的欣慰。真实有什么不好,卢梭的真实使整个人类在羞愧中沉思,让一个民族在沉沦中反省。真实是一种境界。现在的问题是真实太少了,如果每一个人都真实,至少让真实占主流,那么好多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无论如何我不敢与遇罗锦相比,我的真实与她的真实还不是一回事,我只是想面对我自己的时候做到绝对的真实,这是必须的。顺其自然,想记就记,想写就写。其实也不见得有什么隐私,不见得有什么悖论,关键是需要一隅能让心灵栖息的空间。如果这个真实被人窥见,那也无所谓
遇罗锦 一个冬天的童话
  
  《当代》198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内容概要 文革像一场灾难突然降临,空气十分紧张。哥哥罗克把他的一本舍不得烧的日记交给我保管,我却把它丢了。接着,家被抄了,哥哥被押到工厂,母亲被剃光了头也被关押在厂里。我和两个弟弟无家可归。日记惹了祸,我也被拘留,判3年劳动教养。劳教的生活是灭绝人性的艰辛:在一块没有人烟的土地上,13个劳教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强度很大的劳作,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每一个人都在互相盯梢、猜忌、打小报告,日记是没法记了。一个1957年的右派因为把日记藏在被子里被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我把日记藏在炕洞里才幸免于难。就这样胆战心惊地捱过了一个又一个单调而又痛苦的日子。所幸哥哥罗克的来信给我慰藉和力量,赖以支撑着度过了3年的劳教生活。3年后我劳教期满回家探亲,一家人相见,恍若隔世。哥哥罗克还被关着,将受到公审。我们一家人都十分担心哥哥的安危。街道的小警察又故意刁难,春节前要赶我和两个弟弟离京,被分到河北临西县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离京,身上又没钱买票,只好扒车。我所到的那个村庄是河北的一个穷村,一天的工分才一毛三分钱,劳动也很艰苦。因为穷,村里有许多光棍。我到后,村里有很多人来给我提亲。这使我想起了在工艺美术学校时的一场夭折了的爱情。刚入学,我就对同班的一个男生产生了好感,但是那个男生却似乎根本没把我放在心上,从来不理我。他与全班的其他女生说话,却从不跟我说话。这使我暗暗认定他是喜欢我的,但只是不敢表露而已。这样过了四年,快毕业了,我终于忍耐不住,主动给那位男生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几天以后,我收到回信,信中表示父母已认可,愿意与我恋爱。于是两个人埋在心里的种子终于在四年后发了芽,并且论及了婚嫁。可是,正当我们憧憬着未来、憧憬着新生活的时候,文革开始了,那男生家里也是大资本家,很快地,就与我失去了联系……过了不久,哥哥罗克被枪决的消息传来了犹若晴天霹雳。这使我万念俱灰。现在,我想得更多的不是有爱情的婚姻,而是有一个窝,一个立足点,把父母兄弟都接出来落户。要生存,物质第一,精神第二,马克思如是说。我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落户点,经过母亲的一位邻居介绍,他的儿子赵国志在北大荒,那里很富裕,一天的工分值一块多,我决心只身去闯关东。我变卖了母亲给我的一条新裤子和其他一些杂物,带着出卖自己屈辱的钱只身去闯关东。但是要在北大荒落户的代价是必须在当地结婚。在举目无亲的土地上,我只好选择了赵国志,而赵国志也向我求婚了。这样,我终于把户口落在了东北,而且也把父亲与两个兄弟的户口迁到了东北。而母亲还在工作只好留在北京。我嫁给赵国志只是为了能在东北落户,并不爱赵国志。在新婚之夜,赵国志粗暴地凌辱了我,我只好抽剪刀以自卫,并从此洁身自守。谁料到只几分钟的肉体的接触却给我带来了一个耻辱的新生命。十月怀胎的艰辛与母爱的复苏又使我继续与赵国志一起生活。同时两人白手起家也是很不易的,即使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认了,不愿再打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合该出事。哥哥罗克是我心中的偶像与神,偏偏有一个朋友出现了,他的出现打破了我的平静的生活。他就是维盈。他长得极像哥哥罗克。一个风雪之天,维盈和弟弟维力来拜访我,我们俩一见钟情,谈得十分投缘。他成了我倾诉心中的凄苦的好朋友。我不愿离开他。事情的发展有成三角感情之势。我有些敏感,可又以坚决维持与维盈朋友关系为由从容处之。去河上游放排的前夜,我去向维盈告别,长期压抑的感情终于奔放了出来,那一个月光之夜,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光明的月光之夜,也是一个昭示我不祥命运的月光之夜,维盈与我接吻了,维盈再也不是我的普通朋友了,我一向维持的平衡动摇了,处于感情的漩涡之中。我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愿意舍弃自己心爱的孩子和来之不易的家而与维盈结合。赵国志抱着一线将来可能复婚的念头同意与我离婚了。可是维盈这时却退缩了。原来他的母亲坚决反对我们的结合。只是因为我已经结过婚,而且成分也不好。我对维盈很失望,也很怨恨也很想念,我失恋了。曾经有过的全部伤痛又在此时复活了,一起来折磨着我,我决心一死了之,可是哥哥的灵魂又一次拯救了我,他叫我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要热爱生活,我带着经过一场台风袭击后恢复平静的村庄的心情又开始了漫漫的人生之旅……
  
  作品鉴赏 冬天的童话,从题目上看似乎是要讲述一个在残酷的年代里发生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待读完了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童话,至多也只是一个破灭了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在不正常社会中一个人一个女人所走过的轨迹,是一篇控诉自己不平遭遇的檄文,是对自己破灭的爱情之梦的奠祭书。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死去的哥哥的怀念之作。社会的动乱,必然会使社会各组织解体、换移、重生、再组合,社会各成员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多少家破,多少人亡,多少青春被毁,多少纯洁被伤害,于是当社会甫定之后,便会有许多长歌当哭,哀悼过去的作品产生。纵观中国文学史概莫如此。伤痕文学在1979年出现也极其自然,《一个冬天的童话》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支。作者以凄凉、愤懑的强烈感情,控诉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弱女子在那个时代里的真实经历,催人泪下。哥哥罗克由于日记等事被押,受到公审,被枪决了。母亲也被关押在厂里。父亲在1957年便被打成右派,在当时也受到监督。“我”和弟弟无家可归,到处流浪。不久,我(罗锦)也因为日记被拘留,判了三年劳教。好容易捱过了这三年非人的劳教生活,还没来得及与家人过一个团圆年,又被赶到河北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爱情夭折了,哥哥也死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罗锦只想有一个窝,为此,她千方百计地只身闯关东,想在北大荒找个落脚点,并把家人接来,以躲是非。为此,她以与她所不爱的赵国志结婚为代价得到了这些。新婚之夜便给她带来了一个孩子,她努力让自己适应这种婚姻,与赵国志一起生活。但是维盈的出现打乱了她的生活,当她决定舍弃孩子与维盈结合时,维盈却因家庭的阻力退缩了,罗锦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她想到了死,可她还是挺了过来……
  
  文章以真情动人,这是基本常识,可文章真正饱含感情者在文坛并不多见,更多的是虚情假意,要么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要么抛开感情,以政治代之。伤痕文学之所以引起轰动效应全在一个“真”字。唯有“真”才能动人,唯有动人才有艺术生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成功也全在于一个“真”字。文章写于1974年遇罗克就义4周年前夕,在那样一个恐怖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同时,在本书的献词里作者说:“我用生命写出这些文字,献给我的哥哥遇罗克。”“某些文艺评论上或许写着:这是她——一个女孩子的遗作。”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是作者长期的压抑在瞬间爆发的结果,是感情的肆意渲泄,是金圣叹所谓“怨毒以著书”。是饱含着强烈的真实的感情的作品。文章有了真情自然很好,但并不一定就是好文章了,对情感的毫无节制的使用,便有可能导致文章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也有这方面的毛病:比如对哥哥的怀念,对维盈的感情在文中多次出现,给人的感觉是在说谎或者是说谎的,强烈的情感反而显得不真实了。另外,本文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它的组织故事的结构方式。文章讲述了我在那个时代的长长的一段经历,有劳教,有到河北插队,有去北大荒,要从头讲起来是很费劲的,作者采用了追忆的结构方式,一开始讲罗锦与维盈的相识,罗锦向维盈讲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样,就把长长的一段浓缩于一点上了。而且,随着追忆的讲述,罗锦与维盈的感情也发展到了不能分离的境界,使故事能够接着离婚开始讲述而不突兀。这种结构方式,出现在80年代初的文坛上,还是显得颇具匠心的。(刘长久)
  
[size=-1]
作者:千年望远镜 回复日期:2004-1-26 0:47:54
  有很多生命的文字在我们的无知中悄然掠过,那文字远未能尽善尽美,但却是对生命展开一个真实触摸。
   陈寅恪,顾准,遇罗克,张志新。。。。都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念
  
[size=-1]
楼主热帖
狐说八刀官方服务团队 | 2009-7-30 21: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被毁灭的时代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肯定有奸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2

主题

354

回帖

10万

积分

八星报喜

精华
15
猫币
11 ¥

2007中秋相诉月圆纪念奖章花街宣传大使◆杰出贡献勋章花街◆VIP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