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社会科学巨献:性开放的克星理论

[复制链接]
查看10047 | 回复6 | 2009-11-9 2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林志锋hvac 于 2009-11-13 22:14 编辑

克制性开放的理论

  作者:林志锋

  内容简介:论证排他性是人类的本能,排他性的延伸、遗传与进化,论述家庭的起源、婚姻的起源于家庭、情爱起源于家庭。

  当今世界有很多人认为,因为有了避孕技术、堕胎技术、亲子鉴定技术,就抵消人类的排他性,就可以性开放了,只要不怀孕,不得性传染疾病就行了。

  上述理论观点,完全脱离了实际,在避孕技术诞生以前,人们提出的是贞操要求,而不是只要不怀孕就行。

  一、论爱情的排他性是一种本能,以及排他性的延伸

  1.1论证方法一

  人们常说:“男人总希望成为女人的第一个男人,女人总希望成为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这句话是对人类爱情排他性现象的总结,说明了男人和女人都有排他性,“总”字说明了有绝大多数的人都具有排他性,还有,这句话还说明了男女之间的排他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规律,本能现象必然以全部或绝大部分的概率形式存在,如果拥有全部或绝大部分概率的现象,那么应该想到,这很有可能就是一种本能。

  根据人们总结的现象,绝大部分人都有排他性,再加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爱情的排他性是一种本能。

  1.2论证方法二

  当爱人、配偶背叛自己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心痛、耿耿于怀。这些反应,很显然是一种先天性反射,而不是后天性反射。

  所谓先天性反射由字面来看,就是与生俱来的,比如突然遇到烫的东西会马上缩手。至于后天性反射则是通过长期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有过一个很著名的关于狗的唾腺分泌与食物刺激的实验,狗看着骨头就流唾液,看着灯不流唾液。如果把灯和骨头结合起来,结合起来之后狗再看见灯也流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原来看见灯不流唾液,后来看见灯就流唾液。

  “我学会了心痛,我学会了耿耿于怀。”在语文上,这很明显是病句。心痛和耿耿于怀的反应不是后天学会的,也不是靠后天培养而来的。很显然,爱情的排他性是一种先天性的本能。

  1.3排他性的生物学原因

  动物的任何一个先天本能行为都是长期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它对动物本身有着某种意义,有某种好处、某种价值,有某种功能,这就叫作行为生态学,

  我们还可以透过一些动物的现象看本质,分析动物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

  在动物世界中,许多雄性动物,为了争夺交配权而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生死搏斗,《动物的性生活纪实》有一集名叫“卵子争夺战”。

  在动物界中,雄性的生殖能力往往都相对过盛,而雌性之间的争斗比较少见,或者相对比较温和,远不如雄性的激烈。

  在自然形成的一夫一妻的物种中,因为雌雄双方彼此忠诚,也很少有为异性而争斗的现象。

  有一种一妻多夫的鸟类,由于雄性负责孵化和照顾子女,对这个物种来说,相对过盛的不是雄性的精子,而是对子女负责任的雄性,为了争取更多的基因传播机会,雌性展开竞争.

  在我所了解的物种当中,如果雄性不分担抚养的责任,我们很难找到为了雄性而争斗的雌性,除非雄性严重稀缺。如果一个强壮的雄性可以把基因交给多个雌性,而雄性又不照顾子女,那么,雌性之间还有什么好竞争的呢?

  对我们人类来说,存在这样的利害关系,如果一夫多妻,丈夫对自己及其子女的关爱被分享,性福也被分享,但是如果对丈夫不忠,又很难要求丈夫对她以后所生子女负责。由于另一个女人也有排他性,自己有可能要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1.4排他性的延伸——贞操

  有不少动物都会有自己的领地,一旦侵犯它的领地,它会愤怒的发动攻击。一些动物虽然没有一定的领地,但是一旦进入它们觉得危险的距离,即侵犯了它们的空间,便会主动地攻击或者提前逃遁,而不会等到别人把它打死或吃掉才会有所反应。在卵子争夺战中,雄性的生死搏斗都是在性行为之前发生,而不是等到交配即将结束才有所反应。

  信号刺激:是指能够代表发出刺激的整个主体的刺激,这就是信号刺激。

  人和大部分动物都不能感受到超声波,但是某些物种对超声波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蝙蝠能发出超声波,蛾子能够感受它发出的超声波,蛾子在身体两侧有两个超声波的感受器。当蝙蝠发出超声波时,如果蛾子没有感受能力就会被蝙蝠吃掉,但是它有感受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感觉器官辨别出蝙蝠的方位,提前作出反应,进行逃跑。

  在遗传和进化中,蛾子有了这样的能力,不是等到被吃掉了才作出反应,而是提前作出反应。

  刺激过滤:每一个动物在任何时刻都会面对着无限量环境信息或者外界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生物信息等。每一个生物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面。

  但在信息的海洋里面,对动物有用的信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信息对它都没有用。因此对动物来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有选择的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绝大多数的信息要过滤掉,不去做出反应,完成这个任务要靠外周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的神经系统来完成。

  各种信号刺激对各个物种的价值有千差万别,在遗传进化之后,各个物种对各种信号的刺激的感受能力也有千差万别。

  在自然形成的男女交往中,有一般交往、恋爱、边缘性行为、性行为,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距离由远而近,信号刺激从无到有,由弱至强,有刺激反应的是没有被过滤去掉的重要信息。性行为是夫妻之间的私有空间,有强烈的排他性。

  恋爱行为在婚前婚后也有所不同,婚前是选择终身伴侣的过程,可能被选中,也可能被否定。而婚后再进行恋爱,那是对现在夫妻关系的否定,刺激有所不同。

  婚前恋爱时就有排他性,一般情况下,只要男女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而其中一方与第三方谈恋爱,就算没有发生边缘性行为只要捕捉到不利信息,排他性的反应就会产生,不容许对方一脚踏两船。

  很明显,夫妻空间领域的排他性不是避孕技术可以抵消的。

  1.5为什么有的家庭没有排他性呢?

  为什么有一些人,虽然有夫妻的名分,但是要参加换妻(换偶)等活动呢?难道他们没有排他性的本能吗?排他性是一种本能,为什么有一些人会没有呢?

  某些人虽然有的名分,但是并没有爱情,也没把对方当夫妻那一回事(终身伴侣),只把对方当作性伴侣,这就没有没有侵犯到他们的空间领域,因此没有排他性。

  为什么轮奸、聚众淫乱的行为当中,他们都没有表现出排他性呢?很简单,因为这些行为并没有侵犯他们夫妻之间的私有空间。

  爱情是排他的,那么,是否具有排他现象的,就是了爱情呢?当男人霸占一个女人的时候,排他性也是存在的。

  1.6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确各有各的不幸。

  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条件对家庭有利或有害,在遗传进化中早已确定,即对家庭的有害条件、有利条件,早已注定。性开放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伤害家庭。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需要相互尊敬、相互关心,相互厮守等多种条件;

  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任何一个不利于家庭的行为(条件),都会对家庭造成伤害,而不需要这些不利于家庭的行为(条件)都发生。婚外性行为伤害家庭,伤害爱情。所以,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当然,当你做出一些有利于家庭的行为(付出)的时候,对方不领情,那也是枉然。


  二、家庭的起源

  一个物种要存活在地球上,必须要繁殖,出生率×存活率(效率)> 死亡率。如果天敌的数量在增长,而这个物种不增长,那么这个物种也会走向灭亡。

  (1)有的物种以量取胜,而且幼儿刚出生就能觅食,就算不照顾下一代也能保证自己的物种;

  (2)有的物种,幼儿至少需要父或母一方的保护与照顾(即单亲家庭),而照顾子女的一方往往都是最后获得受精卵的一方。

  动物学家们发现,在水中的照料后代的往往都是雄性,而在陆上的动物往往都是雌性。在水里体外受精的动物,由于精子较轻,比卵子更易散失,因此性鱼必须等待到雌鱼排卵后才在卵子上放精。这样雄鱼成了最后获得受精卵的一方,如果它也不管自己后代,后代将会死亡,自己的基因不能延续,甚至种族将会灭绝。参考《自私的基因》。

  (3)还有的物种,幼儿必须父母双方的共同照顾才能保证物种的生存。家庭family的英文构词,就是取father(父亲)and(和)mother(母亲)I(我)love(爱)you(你们)这句话的第一个字母。抚养子女的合作关系又分两种,一种是一个抚养周期,另一种则是终身合作。据我所知,那些因为失去配偶,会伤心欲绝,甚至为情自杀的物种,往往都是共同抚养子女的。

  (4)物种不可以突破最低的要求,但是完全可以选择更有利于后代的事情。对雄性来说,既可以选择薄情策略,也可以选择抚养子女,我们人类就是如此。

  对雌性来说,选择一个愿意分担抚养责任的伴侣,有以下一些好处:可以减轻负担,可以不用浪费时间再去等待或寻找伴侣。

  对我们人类来说,精子的质量当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人类的幼儿期很漫长,幼儿的成长需要保护、照顾、充足的营养,还有传授生存本领。因此,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对子女的成长发挥重大的作用,男人的能力与责任心成为女人择偶的重要选择,对物种的繁衍有重大的意义。

  男性既可以通过多个女性来传播自己的基因,也可以通过一个女性多次传播自己的基因,在动物学上称为“薄情策略”与“忠诚策略”,忠诚(faithful)策略:忠诚的雄性个体准备进行长时间的追求,而且交配之后,仍同雌性个体待在一起,并帮助她抚养后代。这样有利于提高男人自己后代的成活率。

  但是在混乱的性关系中,男人虽然可以跟多个女性发生关系,但是无法确保基因的传播。后代的数量与成活率都无法保证。没有那个男人,能忍受妻子的不忠,这也是动物界雄性的普遍规律。
img.jpg
楼主热帖
我是帅哥我怕谁
林志锋hvac | 2009-11-9 2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婚姻起源于家庭

  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在没有婚姻制度(或礼仪)的条件下,因为性行为往往都是私密的,没有第三证人在场,性关系的责任难以明确,男人的抚养责任也难以明确。

  制定禁止婚前性行为的行为规范,在婚礼之前广而告之,婚礼时宴请宾客,可以让公众进行监督,男女双方的亲友邻居做证婚人,可以起到明确责任的作用。现在所谓的“证婚人”,准确的说应该是证婚人代表。

  所以说,婚姻起源于家庭,起源于确保家庭的抚养责任关系。预防男人采用“薄情策略”。一旦发现婚前性行为,社会舆论会迫使他们结婚,防止效尤,这样我们称之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如果违反礼法而不予追究,最终婚姻礼仪就会被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在这个时候,女方是否处女不是隐私,因为处女有利于男方确认第一胎的血缘关系。


  四、情爱起源于家庭

  为什么在爱情中会有思念和牵挂的情感呢?根据《动物行为学》的观点,动物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说明动物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某种刺激所引起的,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生,必然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任何动物的行为跟它的形态结构一样都是通过长期演化自然选择遗传下来的,都有一个遗传和进化的依据。它对动物本身有着某种意义,有某种好处、某种价值,有某种功能。毫无疑问,我们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

  下面分析一下相思、牵挂等情爱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在我所了解的物种当中,通过比较,我发现,因为失去配偶而伤心欲绝,甚至会自杀的物种,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共同抚养子女;凡是一夫一妻婚姻形式的物种,必然共同抚养子女。

  雌雄两性在共同抚养子女的时候,双方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相互依赖,需要对方,离不开对方,害怕失去对方,也因此相互关爱照顾。

  在外出觅食时,带着幼子外出往往都不太方便,通常会留下一方保护照顾子女,另一方外出觅食,还有,外出觅食也会有一定的危险,在家也并不是没有危险,于是就会有相互牵挂,有了相思。

  这样的利害关系长期存在,经过漫长的遗传和进化之后就形成情爱。而不共同抚养子女的物种,只能找到交配现象,却找不到相互关爱照顾的爱情迹象。

  还有,为什么人们又希望白头偕老呢?爱情的持久性又是由什么利害关系来决定的呢?

  在家庭的起源中提到共同抚养子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一个养育周期内的合作关系,另一种则是终身合作,配偶的重要性,前一种较弱,后一种较强。

  在动物世界的利他性行为中,父母对子代的利他性行为是非常普遍,非亲子关系的利他行为远远比不上有亲子关系的利他行为,中途更换伴侣不利于子女的成长。

  而人类的幼儿成年期较长,在幼儿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有新生婴儿诞生,等到把最后的幼子抚养成人,双方都已经老了。这些利害关系决定了爱情的持久性。

  当一方渴望另一方成为终身伴侣,就算尚未发生性关系,也会有相思牵挂的现象,而且心不由己,会有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

  要白头偕老需要两个人努力才可以完成,任何一方单方毁约都会终止家庭关系,这决定了爱情的相互性。

  爱情和家庭的利害关系,决定了人们的恋爱和择偶必须以选择终身伴侣为目的。闪婚闪离的婚恋观不正确,态度不端正,离婚是对错误婚姻的修正,但是不能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

  爱情是这样定义的:爱情是男女之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特殊的感情。爱情具有排他性、相互性和持久性。爱情包括情爱和性爱,性爱是爱情的一部分。(参考《爱情的学问》)
我是帅哥我怕谁
林志锋hvac | 2009-11-9 2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本能与道德文明的关系
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本能行为是神经系统先天的一种正确反应,这种反应是构成动物遗传结构的一个部分。这个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借助于经验的积累,而改进自身行为的一种能力。学习是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用脑子学得的,而不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低等动物以本能行为为主,学习行为为辅,高等动物学习行为占的比例大,本能行为占的比例少。我们人类的脑子比较发达,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来改进自身行为。

折衷行为: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有它潜在的动机,每一种行为都有它潜在的动机支配它。动物在同一时刻只能从事一种活动,但体内可能同时存在着两个或者更多动机。有时两个不同的行为动机常常在体内发生冲突,并且导致动物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行为,这种行为就叫折衷行为。
一个人有多种本能,多种行为的动机,一个人身上的本能尚且会自相矛盾,更何况各个社会成员,他们的本能、他们的利益当然也会有所矛盾。这就需要各种行为规范(主要是法律和道德)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矛盾。上天不但赋予我们本能,还赋予我们脑子。

我们不但看到本能行为,还应该看到上天赋予我们脑子。有句俗语说:“三思而后行”,很多事情不能光依靠本能行为、本能反应,能经过脑子思考的再行动的,就应该尽量先经过脑子。
无意识行为与有意识行为
无意识行为是没有经过主观分析判断而做出的一种本能行为。 如反射、应激反应、伤口没有经过意识(大脑处理)而产生的自我复原行为等。

人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也可以有意识的屏住呼吸、深呼吸。人都有排便的本能欲望,但是受到大脑的控制,不然就是大小便失禁,那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全,或者大脑的退化、病变。大脑功能健全,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场所排泄,那叫随地大小便,所以不能说是本能的欲望就要纵容它,因为我们有脑子。 性行为属于有意识行为德范畴。


人类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需要靠后天学习掌握,而且需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传承下去,以下几条都是人们需要学习掌握的经验理论:
(1)与社会共赢,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团结就是力量,1+1> 2,这就要求人们克服一些自私自利的本能,达到各个社会成员的共赢,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人不能离开社会,独自生活。
(2)采用“薄情策略”是损人利己,损害了女人的利益,也伤害其他男成员的利益。
(3)男女双方都有排他性,男女双方相互厮守,共同抚养子女,这样才能共赢,才能家庭和睦。
(4) 明确了血缘关系,也就明确了责任关系,明确抚养教育、赡养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共赢,可以更好地建设一个“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的社会。
(5) 考虑男女两性、子女以及其他人的利益才能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有很多问题都要学习掌握,有大脑的人都应该考虑以上的这些问题,总之,要用脑子学习与思考,改进自身的行为,而不是单单依靠本能。


  六、性道德方案比较

  性道德方案一:允许婚前性行为的道德方案,有的人认识到爱情是排他的,再结合在爱情中男人应主动等因素,提出这样的观点:男人应积极主动的进攻,由女人根据感情的发展程度把握亲密的程度。

  性道德方案二:以前有一种这样的礼仪,在结婚之前,男女之间不可以有性接触。

  比较这两种道德方案,首先我们看一看“穿透率”的概念,一个空气过滤器的对大于等于0.3微米灰尘的过滤效率为99.97%,另一个为99.99%,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再比较一下它们的穿透率,前者为0.03%,后者为0.01%,相差了三倍。也就是说,如果过滤器前面的灰尘数量相同,经过这两个过滤器之后的空气所含灰尘的数量相差三倍。(空气调节的专业知识)

  两个除尘器,一个效率为95%,另一个97.5%,通过这两个除尘器后,排放到大气的灰尘,前者为5%,后者为2.5%,很可能后者能达到排放标准,而前者达不到,所以穿透率是个很重要的参数。(工业通风的专业知识)

  记得中学学历史的时候讲过,在贞观之治的某一年,按当时的律法,被除死刑的,仅有29人。这是历史的记载。当时同学们都不太理解,“29”这个数字的意义,老师也解释得不太清楚。学了上面的所说的专业知识之后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贞操穿透率:我们可以把某一时间段内(一年),发生了性接触,但又不能结婚的人与总人数之比定义为贞操穿透率。

  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以后会有很多变数,道德方案二,可以减少那些被骗、遇上不负责男人等因素所引起的穿透率增加,很显然,性道德方案二的穿透率比性道德方案一要低得多,要优胜N倍。而且,是否每个女孩都能够很好地把握亲密的程度呢?有些男人可能还会这样想,她以前到底把握到什么程度?是否已经有过性接触没有婚前贞操了呢?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也有相当多的人并不赞同性解放的观点,但又支持婚前性行为,这些人也同样根据感情的发展程度来把握亲密的程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穿透率是比较高的。

  大家可以另外再估算一下,假设每年有一千万人未婚青年在恋爱,贞操穿透率相差10%(现在实际情况还远比10%大),每年就相差一千万人×10%=一百万人,这样年复一年,世代相传,将会有多少人受益呢?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按照封建旧社会的办法,把未婚女子都限制在闺房里,这样穿透率不是更低吗?由于管教更加严格,那些“知德违德”的人会有所减少,“贞操穿透率”能降低一点点,但是这样女人就少了许许多多的自由,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男女之间又怎么谈恋爱呢?而道德方案二所要付出的代价只是时间上稍为晚了一些。

  结论:通过上述的比较可以得知,性道德方案二,在结婚之前,男女之间不得有性接触的性道德方案为最佳方案。

  实际上,正常的人们不仅仅需要性,还需要婚姻、家庭等等。
我是帅哥我怕谁
狐说八刀官方服务团队 | 2009-11-9 23: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好长,呵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肯定有奸情...
更声*远巷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0 1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其它动物之间既存在着共同点,也会因人的进化出现思想与感情的不同处。文中的前提、论证部分很多地方都在人与其它动物之间交叉进行,有些地方也因为过多地引导而乱了起来,我想,如果能围绕着人这一单一角度进行,其它物种的部分不要超过人进行有序地论证,这样是不是更好些?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描绘天空,天空它缺少一种色彩;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生活它残缺一角。
雪初晴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0 14: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重复了?
天远大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0 15: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的排他性,除了婚姻,爱情,同时也有其他方面。排他性与乱性虽然有关联,但个人认为乱性与排他性并没有太多的关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

主题

39

回帖

1333

积分

五福临门

精华
4
猫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