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原创|狐说推进民族和睦的使者王昭君

[复制链接]
查看7063 | 回复1 | 2004-11-23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其大意是:王昭君被汉元帝诏选入宫。由于她拒绝贿赂画工毛延寿,因画像丑陋而被打入冷宫。后来,汉元帝见她聪明美丽,封她为明妃。汉元帝要杀毛延寿,毛携带昭君的画像逃入匈奴,怂恿匈奴单于兴兵犯汉,指名要娶明妃。在强敌面前,汉元帝懦弱无能,朝臣贪生怕死,于是王昭君只好怀抱琵琶,出塞和亲,换取和平,留下千古悲情。

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根本不是这样的,王昭君是秭归人(现属重庆市),本名王嫱,她被选入宫后,只是一个低等的宫女。汉元帝(许平君的儿子)已经四十多岁了,身体衰弱不堪,身边又是美女如云,王昭君在皇宫中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当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求亲和汉元帝下令挑选宫女出塞的消息传出以后,王昭君就主动向管理掖庭的官吏提出,愿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担当起和亲的重任。王昭君能毅然请求出塞和亲,不仅说明她不甘忍受宫庭压迫,而且说明她有见识、有理想,是一位敢于突破礼法束缚的奇女子。

汉元帝批准了王昭君的请求,在为呼韩邪单于饯别的一次盛大宴会上,王昭君跟呼韩邪相见。王昭君淡扫蛾眉,薄施粉黛,容光焕发,举止雍容,仪态大方,在场的人见了,都被她的美丽惊得目瞪口呆。第一次见到王昭君的汉元帝更是深感意外,大吃一惊。“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这位皇帝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其实若王昭君真的受到他的青睐,那才算倒霉到家了,因为他在昭君出塞后第二年就死了。

汉元帝赠送给王昭君锦绣、杂帛等各种丝织品一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和黄金、图画,以及其他贵重礼物,并颁发诏书,把他的年号“建昭”改为“竞宁”,以象征长久安宁,祝愿汉匈两族永远友好和平,这种为和亲而改元,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昭君出塞,在当时是普天同庆的喜事,人们为纪念这次和亲事件,还在建筑材料上面刻字记载。在内蒙古包头附近的汉墓里,发现过刻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当残片,传世的单于和亲砖上也印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文字。这些文物都是确凿的西汉末年的东西,因为西汉末年只有这一次和亲,王昭君是西汉最后一个出塞的姑娘,可见这些文物是专门为了纪念昭君出塞而制作的。

王昭君辞别友好,离开长安,渡过滔滔的黄河,翻过莽莽的阴山,来到了草原。她把带去的珍贵礼物分赠给匈奴人民,受到人们的欢迎、爱戴和信任。

呼韩邪单于娶了汉族姑娘为阏氏(王后的匈奴名称,读作yanzhi),非常得意,更加珍惜汉匈两族的友谊。他给汉元帝上书说:“愿为汉朝守卫士谷(今河北怀来县)以西,直到敦煌(今甘肃敦煌县)一带地方,保证边疆永远没有烽火盗贼。我希望汉朝撤走防边的官兵,让汉天子和汉族百姓永享和平、幸福。”呼韩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是说,王昭君嫁到匈奴以后,就会带来和平和安宁,使匈奴兴旺发达,世代安居乐业。

王昭君跟呼韩邪在一起生活得很好,不久,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王昭君婚后三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大阏氏的儿子雕陶莫皋被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想按照匈奴的风俗娶王昭君为妻。这跟汉族的道德观相抵触,所以王昭君曾给汉成帝上书,要求回汉朝。汉成帝在给她的敕书中说,既然嫁到匈奴,就入乡随俗吧。王昭君以民族利益为重,尊重匈奴人的习俗,于是又做了复株累若鞮单于的阏氏,后来,王昭君又生了两个女儿。总而言之,与许平君相比,王昭君在匈奴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比在汉宫中过勾心斗角的日子惬意多了。

至于后代的文人把昭君出塞这一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佳话,描写成悲剧,那是他们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唯心史观在作祟。现在,应该让这一段扭曲的历史,恢复其本来面目了。
楼主热帖
白笑生 | 2004-11-24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四大美女之一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主题

18

回帖

1万

积分

光彩陆离

精华
0
猫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