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狐说“北京四大不要脸”

[复制链接]
查看10253 | 回复5 | 2004-12-17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敖先生最近在侃《诗经》时,对“且”字作出了新的精辟解释,“且”字古代是个实词,非现代意义的虚词。而他的这一解释正说明了古今字义的不同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的第一障碍,而不是字体繁简的区别,而贬低简体字的作用正是前段时间李敖先生的一个热门话题。

这且不说,他之对“且”字的深刻理解,得益于“北京第一大不要脸”郭沫若(因为戴上了“不要脸”字样,所以不好称呼先生了),北京有“四大不要脸”一说,其实是街头巷议,所以究竟谁人为正宗“四大不要脸”,还需要考证。一说为周一良、冯友兰、魏建功、林庚四人,盖大文人周一良为文革期间大名鼎鼎的“梁效”写作班子的骨干之一,而冯友兰、魏建功、林庚三人则为“梁效”写作班子的顾问。随着“四人帮”的垮台,“梁效”中的御用文人不用说,立刻由红色笔杆子变成了“三种人”(至少算与“四人帮”帮派体系有牵连的人)。四位学者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死后还被谥为“四大不要脸”。

但这“四大不要脸”中并没有郭沫若其人,想是流传到海外的版本和大陆版本有区别。郭沫若的成就和名气远大于“梁效”中的文人,港台人把他列为“四大不要脸”之首,可能因为他是历次运动的不倒翁的缘故。郭沫若之所以没有在反右、反右倾、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自有他的生存之道。或曰,他的文字多有对当权者拍马的特色,所以可以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尽管如此,李敖先生还得登在郭沫若的肩膀上解释“且”字,可见即使冠以“四大不要脸”之首的坏名声,也打他不倒。

其次,冯友兰先生的学术成就大体可以与郭沫若比肩,他之所以“不要脸”,除了成为“梁效”的顾问外,还归因于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意外地“从旧营垒里冲杀出来,给了孔丘一个回马枪!”结果为天下有气节的学人所诟病。他可能成为李敖先生痛斥的第二“不要脸”。

至于周一良、魏建功、林庚诸人虽然都学富五车,但谁人能荣幸地列入李氏“不要脸”谱,辉山兰狐不敢妄自猜测,或者李敖先生而后能给以指点迷津。
楼主热帖
芜晴 | 2004-12-18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是不是淡了点?
我的博客:http://blog.daqi.com/wuqing/
辉山兰狐 | 2004-12-18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他们这些学者犯了政治错误,但这是中国左倾路线下的特殊产物,说他们“不要脸”太过分,尤其是出自李敖之口,本文主要是批评李敖,而不是把矛头针对大陆的“不要脸”文人。
芜晴 | 2004-12-18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敖不能称呼其为作家,应该称呼其为“鸡巴学者(家)”,好象更为合适。

人家对鸡巴理论的研究绝对要超过人民医院的老医生。
我的博客:http://blog.daqi.com/wuqing/
辉山兰狐 | 2004-12-18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正在凤凰网论坛李敖有话说版面上灌水,一手反台独,一手挑毛病。
老岱 | 2004-12-19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敖的许多观点我不敢苟同,但骂郭沫若 、冯友兰我觉得骂的还轻;

仅仅说他们不要脸还真是抬举了他们,冯友兰的“御用哲学”不知害了多少做学问的人!


[s:12]  [s:12]  [s:12]  [s:12]  [s:12]
心静若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主题

18

回帖

1万

积分

光彩陆离

精华
0
猫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