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为“网上乱喷”戴上“制度笼头”

[复制链接]
查看10126 | 回复0 | 2017-8-26 23: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网上乱喷”戴上“制度笼头”


  “网上乱喷”,是网民对某些无底线“口水党”的形象说法。他们或在网络论坛、自媒体平台大放厥词,或通过新闻跟帖曲解歪读,以臆猜乱想、胡编乱造乃至无中生有造谣抹黑之手法,将好端端的新闻反向扯至十万八千里,使网络互动空间变得乌烟瘴气。更有少数网络掮客借机滋事,操纵网络水军这些“职业网喷”把跟帖评论作为工具,大肆攻击对手,然后息事宁人,收受所谓的“删帖费”“封口费”。可以说,“网上乱喷”问题不解决,网络清朗目标难实现。



  如今上述乱象即将得到终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25日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要求,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为防止在弹幕环节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同时要求提供弹幕服务的网站要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这也意味着,“匿名马甲”尾随新闻之后“胡喷”、利用弹幕“乱喷”的管理模糊地带已被清理。
  打捞最底层的声音,包括打捞网络最底层的声音;珍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表达和发声,包括珍惜每一个网络空间的表达与发声。“网上乱喷”特别是新闻跟帖中的乱喷,严重干扰了其他人的正常表达、滋扰了网络正常秩序、对正常的新闻传播造成了扭曲伤害。法律利剑、管理利器的完善和重铸,再次向某些践踏道德法律的网民作了郑重提醒:每一个人的表达自由都不能逾越边界,每一个网民的发声机会都需要自己首先珍惜,别把互联网空间当成任意发泄的情绪垃圾场,更不能把新闻跟帖、荧屏弹幕当成胡作非为的“法外之地”。



  互联网是一个创新性成长性极强的行业,不只是网络技术、网络生态业态在日新月异地迎着春风快速成长,网络管理乃至网络法律制度也在随着网络发展而不断完善、茁壮成长。制度是最好的笼头和缰绳,是对“野马”们最有力的规制约束。从网络安全法到“微信十条”“账户十条”再到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制度与管理的篱笆在一步步织密织紧,篱笆墙内的网络公地、公共利益和网民权益受到保护保障的力度逐步增大,“网络打手”“网络水军”“恶意操作”“商业删帖”之类畸形业态终将无藏身之地。



  网络实名制并非新规定新话题更非新要求,此次规定只不过是在跟帖评论等领域的再次强调、具体落实。其中对网站及弹幕服务提供者、发帖者的实名制要求,体现了责任的固化、硬化和强化;未实名将无法进行跟帖评论、对新闻提供跟帖评论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等详细规定,亦从根本上源头上截杀清理了“网络公关”等非法牟利者的后门程序。重构网道网德、恢复网络空间的干净清朗,就需要这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效应迭加。我们乐观待之、乐见其成。(文/张培元)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

主题

20

回帖

351

积分

双瞳剪水

精华
5
猫币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