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灌水大撒把

[复制链接]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素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1: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个别人一定与信有关,无关的人能在信中增加字吗?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与信有关的人无非就是记录口述内容或誊写的书吏,或者送信人,是不是,李姐?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我同意,其他人接触不到信,自然就没有机会给信中添字。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信人虽然接触到信,但也不可能向信中添字。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信是密封的。送信在送信过程中是无法打开信向其中添字的。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考古人员曾经发现过许多秦汉时期的泥封,上面都盖有印章。原来在竹简时代,人们写完信后,首先是线绳把卷好的简册捆起来,打结,然后用泥将线绳结扣包封起来,泥上再盖上印章,称为泥封。要拆封看信就一定破坏泥封,而且破坏以后就再也无法复原。所以,送信是无法拆封向信中添字的。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素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记录书吏或誊写书吏,如果那位写信的郢人用书吏的话,那么这个书吏一定会认真负责的,不敢马虎,否则他会受到惩罚。再说,他只是写字而已,不需要用脑子思考信的内容,不容易受到联想之类心理行为的干扰,所以也不容易出错。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你说的有道理,素面,这种可能性确实较小。不过,如果书吏在记录或誊写过程中,由于怕受惩罚而高度紧张,听到口述人或其他有关人等说“举烛”就不假思索地写下“举烛”二字,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有的。不过我认为,书吏听到别人说“举烛”不至于就写下“举烛”,他甚至听不到别人说话,他只能听到口述人或写信人的说话,这是他精神贯注决定的。即使他听到口述人或写信人说“举烛”而跟着与下了“举烛”,这也是与口述人或写信人有关的。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无论可使,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信中突兀出现的“举烛”二字总是与写信有关的。是不是,素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都与写信人有关。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仍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意的,一种是无意的。是不是,素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种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大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大。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可能性的程度,是相差悬殊呢,还是差不多?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姐,你这是什么意思?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相差悬殊,选择那个可能性大的情况就可能算是合乎常规的;如果两种可能性差不多,无论是选择可能性大的,还是可能性小的,都有随意之嫌,都有附会之嫌。是不是,素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李姐?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两种可能性是相差悬殊呢,还是差不多?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不准。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站在燕相的角度,正在读信的燕相是怎么认为的?素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过,我现在无法设身处地的扮演燕相的角色,我回答不上来。李姐,你是怎么认识的?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燕相的判断是,写信人有意写上“举烛”的可能性远大于无意的可能性。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才说过,燕相认为“举烛”为有意并不是很随意的,被你一质疑自己也拿不准了。现在你又这样说,我更胡涂了。李姐。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因为你刚才的话全凭感觉,推测缺乏事理根据,经不起推敲,自然也经不起质疑。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推测的根据是什么呢,李姐?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们前面说过,看别人的东西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所以那位燕相拆封读信时,一下子就看到了突兀而独立的“举烛”二字,对此印象极为深刻,甚至掩盖了信的主要内容,他因此无法对这两个熟视无睹。素面,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读别人的文章,对其中明显的遣词用字一类的错误记得甚至比其内容还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确如此。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举烛”二字虽然是信中突兀独立的东西,但它却表达出了一个完整的意义,也是独立于书信主要内容之外的一个意思。燕相对“举烛”二字印象深刻,加之这两个字又表示了一个完整的可解释的意义,就便得燕相认为极有可能是写信有意写上了这两个字。假如,“举烛”二字换成“打烛”或“写烛”之类没有什么明显意义的字,燕相还会认为它是写信人有意写上去的吗,素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燕相所处的地位也会使他不容易觉察“举烛”二字上笔误所致。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一等,李姐,这与燕相的地位有什么关系?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前面不是说过高贵的人们一般较少亲自动笔写东西吗?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11 12: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心不由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