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诗论】学诗的心得(二)
文/黄叶舟
最近,有人对我的诗歌提出尖锐批评,说不够现代味,曰没有什么新意,讲比较随意粗糙等,可谓批得体无完肤,就剩下内衣裤了。这如同一个少女,打扮得漂漂亮亮,可她的男友却说不喜欢,你说打击有多大?痛苦死了,撞墙算了。虽然心里痛苦,但仔细一想,不经历阵痛,怎么会有新生呢?这也引发我挥笔写写学诗心得(二)。
评判诗歌,我以为有二个标准:一个是诗与非诗的评判标准,即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我的学诗心得(一),可以说是围绕这一标准而展开的,主要针对初学者,自认为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还有一个是诗与好诗的评判标准,即什么是好诗什么不是好诗,这可是老大难问题,为此我正苦恼,但对于许多写诗者来说又是必须面对,如果回避,就不会有突破和进步。
什么样的诗歌算好诗,或者说优秀作品、精品诗歌?也风筒子概括为:七大要素五种“化”,我是深表赞同。七大要素是:语言新、构思巧、立意深、意境浓、形象美、感情真、手法奇。五种“化”是:个性化、感情的多彩化、表现的多样化、美化和纯净化。综观许多优秀作品,大体离不开这“七大五化”,我平时读贴回贴及欣赏评价时,也一直参照这些标准,只是没有罗列出来而已。
写诗容易,写好诗难。相信不少人跟我有相同的感慨和烦恼,事实也的确如此,难怪诗坛长时间一统天下的人物少之又少。我以为写好诗有几个难关:一是生活体验关,许多人生活经验少,阅历浅,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要想写出有思想份量和意境高远的好诗,就等于勉为其难,所以,为诗者,要经常外出采风,或多看书多读报。二是语言表达关,语言是诗歌的构造材料,作品的真实载体,像传统诗歌中的赋比兴艺术手法和象征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都是与语言有关。诗歌的形式美,包括对仗和音节,也是语言的问题,可以说不懂诗歌语言,就写不出诗歌,没有语言场,就形不成自己的创作路子和风格。而语言需要长期日积月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特别是诗歌文学语言。三是构思技巧关,写文章要构思,写诗也一样,一首诗有一首诗的构思,如果没有掌握构思的方法和写诗的技巧,那么想写出好诗也是困难的。构思关键在于创新思维,而技巧更需要的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四是灵感冲动关,有道是“熟能生巧”,经常写诗,就会有灵感;经常感悟,就会有冲动。有灵感或有冲动,就有诗可写,就能写出比较好的诗来。但灵感冲动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完全是偶然性的东西,所以把握起来相当难。五是风格特点关,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豪放、婉约、平淡三种风格,而是指诗人长期形成的个人独有的诗歌个性与特点等。写诗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点很重要,但形成读者喜欢的风格比较难,形成风格之后的自我突破更难。
既然有这么多难关,那出路在哪?我以为出路在于——学习、创作、交流。学习名家名篇,学习某种流派风格,学习各种生活知识,学习文学名著。学习内容不在多,关键要消化掌握,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学了之后,要经常创作,把所学东西运用起来,巩固所学知识,理论指导实践。作品最终是要写给读者看的,所以交流也很重要,一来听听读者的评价,二来看看市场信息导向,三反过来指导创作。学习、创作、交流,三者可以说是一个循环,每经历一次循环,都会有一次提高,短的几个月,长的可能要几年。
时间关系,先侃这些,不妥之处,欢迎斧正。
2005/5/11
本文算是回复45402484诗友的提问,借此也特别感谢文坛管理员也风筒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