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岁月有声
——读黄叶舟《流水带着落红歌唱》浅谈
文/孤雪
《流水带着落红歌唱》是诗人黄叶舟近日的作品,当我初次读到这首诗歌的时候,便有一种难以让人忘怀的感触,再读之后爱不释手。
读过很多叶舟的诗歌,总体的感觉是,如老友相见,知心的话语娓娓道来,炎热的夏季它能为你消暑解愁,犹如一杯淡淡的绿茶,清凉可口。寒冷的冬天,它会为你送上一丝温暖,不知不觉的从你的眼眸向心底流淌…….
海德格尔说:“诗人站在神祗与民众之间。诗人就是被逐出的人,被驱赶到神祗与大众之间去了。”而我更喜欢趋近于大众,诗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很多时候也会让你有种隐秘的冲动,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脱离大众读者,只有让大众读懂,你才会拥有读者的亲近。“亲近化”是以保有诗的语言的生存密码和天然生机为指归的。作为动词,“亲近化”就是对不必要的变形进行抵制,同时对原始言语的琐碎和芜杂进行刈除,以最低限度的变形取得最大限度的诗意效果。
《流水带着落红歌唱》这首诗正是以亲近化的语言“诗意地栖居”,//在日益苍老的脸上/一杯清茶/漫卷季节的尘埃/在攀援悬崖的藤蔓上/岁月的风雨/洗尽铅华/…诗人在叙述上的表现可以说达到了极至,他的语言平易可亲,读来就像是你自己走过的一个个昼夜平静的脚印,让人看了又不免令人心疼。岁月的痕迹慢慢在眼前舒展,坎坷的道路,人生的风雨,一幕幕铺展开来。//沉默,沉默与灵魂对视/石头无语/只有露珠/说明来路与艰辛/接下来是“沉默”,诗人用沉默来展现灵魂深处的呼唤,其间充满张力的运动呈现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限可能性,我佩服诗人语言运用的魅力,真可谓是游刃有余。请看最后几句:一觉醒来/疼痛的部分叫作诗/华丽的部分叫作水/沿河岸行走/流水带着落红歌唱/沿沙漠跋涉/骆驼带着铜铃摇风/一觉醒来,时光已经飞逝,疼痛的记忆只能用诗歌表达,华丽的风景如水般柔软,所有一切一切的触角都直逼心底,花开花落,当岁月如诗般汤汤流过,你给自己留下的是什么呢?诗人就是这样带着自己的独特的感性,把诗的味道播的很远,很远……
亲近化是基于一种大巧若拙、大美若素和大气浑成的美学标准。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对人为地扭曲、破坏自然,“致虚极,守静笃”,保持“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末孩”的素朴之心,形象地悟透了心与物,道与技的关系;依循“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而达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依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入乎“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本明化境。平淡美、朴素美是最广大也最细微的美。诗人黄叶舟把自己称做“茶客诗人”,我想这其中的寓意正适合老子的哲学理念。
附黄叶舟的诗歌:
《流水带着落红歌唱》
文/黄叶舟
在日益苍老的脸上
一杯清茶
漫卷季节的尘埃
在攀援悬崖的藤蔓上
岁月的风雨
洗尽铅华
沉默,沉默与灵魂对视
石头无语
只有露珠
说明来路与艰辛
提起生活玉壶
那一份冰心
悬于梦中的午门
一觉醒来
疼痛的部分叫作诗
华丽的部分叫作水
沿河岸行走
流水带着落红歌唱
沿沙漠跋涉
骆驼带着铜铃摇风
2007/7/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