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按理说,从八月七、八日立秋后,就要算为秋天了。然而,在长江流域,真正感受到秋意的到来,早的在九月,迟的在国庆过后。因此,这一带的人们感受到的秋,实质只是季秋了,而孟秋、仲秋都感觉不明显,或者说更接近炎夏的感觉也不为过。所以秋季对于我们这里的居民来讲也就显得特别短暂,而夏、冬之季倒显得特别漫长。
今年的秋天也就算迟的了,九月下旬居然还出现35度左右的高温天气,而国庆节几天雨一下,也就凉爽了下来,让人感觉真的是秋天到了。
伴随着秋天的到来,秋天特有的景物也就逐渐显现。玉米、水稻、红苕等大春作物相继收藏自不必说。山林中、道路旁的树叶逐步变黄而凋落了;荒坡上、原野里的杂草黄萎并逐渐变为灰枯色;燕子南飞,其它鸟类也明显变少了。整个自然界都沉浸在一片荒凉之中。
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有些敏感起来,莫名的愁绪也生了出来,如果有忧郁症的朋友这个季节的心情将更加郁闷,严重的还会发病。古代的文人骚客大多有心结,在秋天总是表达出忧郁与愤慨的心情,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之秋了。苏东坡在赏中秋之月时便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慨。也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王维在九月九便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当然这也不排除缘于重阳节的氛围。也有豁达之人,比如刘禹锡所写之《秋词》四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秋天虽短,但毕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季节。也正因为其短,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
人生亦如是。
[ 本帖最后由 火焱 于 2008-10-14 11: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