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素抹中华(11)——三皇之神农氏

[复制链接]
查看10382 | 回复28 | 2009-3-30 14: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一,古籍中关于神农氏名号的记载:

《周易•系辞下第八》;“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炎帝,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以火德王。”故曰:“炎帝”。

据《三皇本纪》载:“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龙河马图神其应,泄阴阳之秘,奥八卦爻象之先,配干支,作甲子。历象以兴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结绳,为礼道重人伦,作二十五玹之瑟,龙师纪官。始庖厨,倡六兽,之先帝也。端拱于上,朱襄诸臣分理于下。呜呼,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因为当时为禅通纪十九氏时代,故伏羲氏禅位于第一重臣朱襄氏,即炎帝也。所以有“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之论。综上所述,炎帝即朱襄氏,朱襄氏即炎帝也,为一个人。据《辞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别名,给以充分认可”。《辞源》又解:“《吕氏春秋•古乐》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从此句之意也说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禅位而有天下,故记载“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 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此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之火德。

——以上转引自[百度知道][游戏][神农];作者:雨枔翎;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778049.html

据史书记载,炎帝神农氏名叫石年。其父是少典部落的君主,其母亲叫安登。传说,神农氏的母亲有一天去华阳(今陕西华山)游玩时,因感应神龙之气,在姜水(即岐水,流经姜氏城)河畔生下了他。他生下来时牛首人身,第三天就会讲话,第五天就能行走,第七天牙齿长全。他成人后,身高作废尺七寸,魁梧伟岸,仪表堂堂。他因在姜水边长达,就以姜为姓,这就是说,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姜姓的第一人。

——以上转引自[百度知道][社会/文化][宗教][神农氏的传说];作者:唐子畏;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595276.html?fr=qrl

《史记•五帝本纪》记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春秋时左丘明撰《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水经注•渭水》:“岐水(今岐山县境)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南宋罗泌《路史•国名》载:“炎帝后,姜姓国,今宝鸡有姜氏城,南有姜水。”《一统志》载:“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长于姜水……”。宝鸡市南姜城堡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炎帝的传说。

据《史记》等记载,炎帝神农氏,父曰少典,母为女登,少典正妃。一天,其母游华山之阳,梦见太阳落在自己的怀里,有神农首感,于尚羊(即烈山,今湖北随县)一石室生下炎帝,取名石年。

——以上转引自[百度知道][人文学科][历史学][炎帝];作者:伯爵_世家;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345722.html?fr=qrl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二,关于神农氏事迹的记载:
炎帝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二、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四、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五、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六、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七、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炎帝炎帝还是我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
——以上转引自作者: princeorange;http://hi.baidu.com/princeorange ... 15b7f23a87ceba.html
“神农”之所以始终存在于不同传说的“三皇”之中,并非仅仅因为他发明了“烈山泽而焚之”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法,炎帝神农对中华远古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一)首创耒耜等农业生产工具?
从采集狩猎生产转变为原始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质的变化。两者劳动对象不同,方法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后者比前者远为复杂细致。采集狩猎生产只需要简单的木棍、石球、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和弓箭。农业生产则不然,它从开发森林、垦辟土地、播种培土、灌溉施肥一直到收获产品,是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没有适应各项劳动的工具,生产就无法进行。这种生产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人们在总结过去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去发明创造新的生产工具,而炎帝神农氏就担当了这一重任。《易•系辞下传》云:“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又《论衡•感虚》说:“神农之挠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白虎通•号》也说:“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世本•作》的记载略有不同,说是“垂作耒耜”,但宋衷注以为:“垂,神农之臣也。”仍然说明发明耒耜者属神农部落杨范中:《炎帝神农氏与中国农耕文化》,《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通鉴前编》也说:“炎帝因天时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与耜都是木制启土工具,是先民当时从事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用具。在生产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进,势必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原始农业也因之逐步发展起来。
(二)首创种植业
《国语•鲁语》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管子•形势解》说:“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同书《轻重戊》又说:“神农作,树五谷谌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也说:“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此外,《庄子•盗跖》、《商君书•画策》、《吕氏春秋•爱类》、《汉书•食货志》、《帝王世纪》、《史记•三皇本纪》等也都说到炎帝神农氏“身亲耕”、“为天下先”。上述文献记载,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来看,是符合实际的。神农部落早期活动中心,主要在汉水中游的桐柏山和大洪山之间的河谷地带。上古之时,此地森林茂密,杂草丛生,以火焚烧山泽,既免除了披荆斩棘之苦,又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肥源。也正是由于所垦辟后的山泽谷地肥源充足,才得以“种植百谷百蔬”。古籍虽未明言所种谷蔬的具体名称,但神农时已有人工栽培的稻谷蔬菜则无疑问。《艺文类聚•食物部》称:“神农时,民方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此处的“谷”,很可能包括稻谷。在神农故里的大洪山下,有一处与京山屈家岭文化内涵大致相同的冷皮垭遗址,遗址中出土大量稻谷壳,且多夹于红烧土中。据考古工作者研究,冷皮垭遗址的时代,与炎帝神农部落所处的时代大致相近(见刘玉堂、黄敬刚:《从考古发现看古随地的农业》,《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可见,炎帝神农首创农作物种植业是很有可能的。
(三)制作陶器?
《逸周书》说:“神农之时,……作陶冶斤斧。”《太平御览》卷833引《逸周书》则说:“神农耕而作陶。”这是见于古籍较早的制作陶器的记载。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工种植农作物与制陶术的发明是原始社会两项最主要的创造,也是人类由原始的茹毛饮血的蒙蛮时代走向野蛮时代进而向文明时代迈进的基础。自从发明了制陶技术,人们能用粘性适度的泥土掺沙烧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如炊具灶、鬲、甑、鼎、釜,食具杯、豆、盘、碗、钵、盆,盛器缸、瓮、罐、壶以及汲水器等等。陶制生活用品的发明,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不仅可将获取的各种食物用炊具煮熟而熟食,不再像以往那样活剥生吞茹毛饮血,从而使人们的营养结构得到改善,体质大为增强,而且可以随时储存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用于再生产的种子等物。与此同时,人们在制作陶器过程中,通过陶器制形、施彩、绘画以及为审美而塑造各种动物模型等活动,促进了原始艺术的发展(见杨范中:《炎帝神农氏与中国农耕文化》,《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四)首创纺织业?
《庄子•盗跖》:“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吕氏春秋•爱类》云:“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这虽有用后世男耕女织经济生活去附会远古经济生活的迹象,但毕竟反映出当时已出现纺织生产的雏形。炎帝神农时代的陶纺轮在汉水中游乃至长江中游的大量发现,证明当时纺织业的某些因素已得到发展吴量恺:《神农氏的兴起与炎帝文化的效应》,《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有人以为纺织系黄帝发明,理由是《世本•作》曾有“伯余作衣裳”的说法,而伯余相传是黄帝之臣。问题是,《世本•作》只说伯余制衣,不说伯余教织,那么,这衣或许就是皮服了,不一定与纺织相关。
(五)发明医药?
在原始社会阶段,疾病和毒蛇猛兽的伤害是人类生存最严重的威胁之一。相传炎帝神农在发明农业的同时,为了解除疾病和创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深入山野辨尝各种草木的性味,从而发明用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世本•作》说:“神农和药济人。”《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太平御览》卷721引。《史记•三皇本纪》也说:“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正由于人们认为神农是我国医药学的奠基者,秦汉之际成书的第一部药物学典才名之曰《神农本草经》。黄帝对医药事业,也像制衣那样,派臣僚去做。上引《帝王世纪》又说:“黄帝有熊氏命雷公歧伯论经脉。”“歧伯,黄帝臣也。帝使歧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与炎帝的事迹相比,文献所记黄帝的事迹有更多可疑之处和失实之处。?
(五)首创煮盐
盐的发明对于改善营养结构进而增强人类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本•作》说:“宿沙作煮盐。”《淮南子•道应训》说:“昔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由此可知,首创煮盐的是炎帝神农的部属宿沙之民。联系到炎帝神农首创农业种植和谷蔬加工,此说似可信从。
(六)首作琴瑟
《世本•作》说:“神农作琴,神农作瑟。”桓谭《新论》说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又云:“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扬雄称赞说:“昔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当初的琴和瑟,相传都是五弦的。《史记•三皇本纪》即谓神农“又作五弦瑟”。据说,黄帝与瑟也不是没有关系的。《史记•封禅书》云:“太帝(按即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看来,太史公把炎帝神农及其后人的业绩错挂在黄帝和素女的名下了。先秦鼓瑟之风,楚国最盛。出土的楚瑟多为二十五弦,但也有不足二十五弦甚至不足二十弦的。由此可知,江南的丝弦,其所自来久矣。
(七)始有地理观念?
炎帝神农已产生地域观念,始立地形,甄别考察天下方位。《帝王世纪》说:“自天地设辟,未有经界之制。三皇尚矣,诸子称:‘神农之有天下,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玉海》卷2引《帝王世纪》。《广雅•释地》也有相同的记载。地理观念的产生,是血缘关系开始削弱,地域观念逐渐增强的表现,是社会进步的趋向(见吴量恺:《神农氏的兴起与炎帝文化的效应》,《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八)创立原始天文学和历法学?
原始农业的发展,是原始天文历法产生的前提。炎帝神农在创立原始天文学和历法学方面,也是卓有成就的。相传炎帝神农氏造历日、正节气,审寒暑,定为八节,以治农功。《通鉴前编》即说炎帝神农“因火德王,故以火纪,官为火师。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这正是天文历法中的所谓“观象授时”。炎帝神农部落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注意了“火”(按即星)与季节的关系,并利用所掌握的天文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完全可能的。在前述冷皮垭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豆柄上,即透雕有酷似北斗七星的图案,这或许是生息于此地的原始先民天文历法知识的艺术表现(见刘玉堂、黄敬刚:《从考古发现看古随地的农业》,《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九)始作集市
《世本•作》说:“祝融作市。”祝融是炎帝的僚属。《史记•三皇本纪》则说:“炎帝神农氏……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这也正是《易•系辞下》所谓:“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孔颖达《正义》云:“日中为市,聚合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象物噬啮乃得通也。”日中时设立集市,聚集四方货物,进行以物易物,这是社会分工出现后必然产生的贸易活动。
利用传说钩稽史实,应以汉代以前的为主。上述记载炎帝神农发明创造传说的文献,大多属汉代以前,因而是基本可信的。但是,增饰神话和传说是人类的天性,年代愈晚,炎帝神农的功业就愈多,以致某些同黄帝的功业是彼此重合的。关于炎帝神农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我们主要着力于理清大的发展脉络,而不必按照治文明史所要求的那样,去追求明朗完整的图像(见冯天瑜:《炎帝文化研究方法论三题》,《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以上转引自[百度贴吧][羊头山炎帝陵吧][炎帝·神农氏];作者:铁血长平;http://tieba.baidu.com/f?kz=121805420
神农是茶的发现者:研究茶史,绕不过上古时期的神农,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史记三皇本纪》《淮南子修务训》《本草洐义》等书中均有记载。相传,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肠胃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亲自尝食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有毒哪些无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的嫩叶时,就在肚子里到处流动洗涤,好象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东西,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后事人们又把“查”演变叫成了“茶”。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关于茶的起源及神农记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以上转引自[神农人家][炎帝神农氏是茶叶发现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2aee300100bn4o.html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三,羊病了会自我治疗
研究表明,羊病了会自我治疗。研究人员相信,早在有文字记载以前,人们就认为动物能自我治疗,但以前人们一直不清楚羊生病时能否找到可以治病的东西。最新研究中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喂饲一些使其感觉不适的饲料给羊羔,然后再给它们各种可以缓解症状的东西,它们能正确地认出并吃下那些能治病的东西。这是第一次表明动物存在识别药物方面的特长。

——引自《科技日报》2008年3月4日一四版缝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四,科学家从黑猩猩自疗中找制药线索
科学家很早就发现非洲黑猩猩通过改变饮食可以达到自我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有一只黑猩猩患了肠道寄生虫病,它就早晚分别吃一种安尼来墨草属植物的叶子和大苞片合欢皮,这是人们已知的对付寄生虫的疗法;另一只有发烧症状的黑猩猩则一整天都在吃一种三唇属植物的叶子,而科学家后来发现,这种叶子有治疗疟疾的功效。目前,法国和乌干达的科学家正在研究黑猩猩的这种自疗行为,以期发现制药线索。
——引自《科技日报》2007年12月29日二版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五,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
关于人类何时开始有农业,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因为考古发现很有限,一直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一般都认为农业开始于1万~2万年以前,其发源地可能是中东、中南美洲以及东南亚。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CarlO.Sauer)对探讨此问题最有成就。他在1952年提出六个基本条件用来分析农业发源问题:
1.农业发源地的自然环境一定能 供给适当的粮食给狩猎者或食物采集者。缺乏粮食的地区不能成为农业发源地,因为该地不能使人有播种、收获的经验来驯化作物。
2.农业起源地的地貌和气候应是富于变化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多且繁茂。
3.大河流域的盆地很少有可能是农业起源地。因为当时尚无能力控制洪水。
4.林地可能是农业起源地。因为早期的耕种者尚不能翻掘草地除去草根,可是却可用剥树皮、烧火等方法除掉树木,而在林中空地耕种。
5.原始耕种者一定具有某种利用植物的技术,如用植物纤维等。这样他们就具备了农作物的耕种经验。
6.具有游牧性的狩猎者和食物采集者很少有可能开始作物的种植。因为农作物需要经常的照顾、保护和管理。
从上述6个条件出发,索尔认为东南亚可能是最早的农业起源地,农业技术由此为中心向外传播。他认为农业发展是由一个中心逐渐向外扩大。索尔关于农业发源地地点的推测,已由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得到局部的证实。举例来说,泰国斯匹瑞洞穴发掘发现该地的农业在1万年以前已开始。又如在我国杭州湾河姆渡的考古发现,证明在7000多年以前我国已开始耕种谷物了。不过有些学者认为索尔的看法也太片面一些了,有许多证据说明农业发展是多中心的。具备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都有可能独自成为农业发源地并向外传播,正如人们的“观念”传播一样。索尔也承认在新大陆(美洲、澳洲等)存在这种各自独立发展的农业中心。但他相信,太平洋沿岸的农业上的接触和交换要远较一般人所相信的多得多。
心不由人
狐说八刀官方服务团队 | 2009-3-30 14: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介多资料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肯定有奸情...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六,怕老鼠的重大意义
素面抹布有同事夫妻俩都怕老鼠。一日卧室里发现一只活鼠,二人争先恐后扑上床头相拥而坐,筛糠般抖着,尖叫着,斥呵着,追视着鼠迹,生怕鼠子不识相,误上床来拨动二人头皮上直欲一飞冲天的魂魄。老鼠则被尖叫声、斥呵声搅得神颠意迷,旋风般一阵狼突豕奔之后,气喘吁吁地冷静下来,环顾四周,很快寻得门缝逃之夭夭。一场人鼠大战最终云去雷远。
“胆小如鼠”,说明老鼠的胆子甚小,理应鼠怕人才是,然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怕老鼠?看到一只死鼠都会没命地尖叫。就是不怕鼠的人,一旦有鼠触体,也免不了毛发憟然。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鼠是追寻人类的动物,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鼠影憧憧。老鼠都是贼,天性偷人食物、偷人饮水。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先祖们学会了用火,学会了使用石器,掌握了用兽皮贮运食物和饮水的技术,天气恶劣时可以几天不用外出寻食喝水。老鼠也追踪而来,从此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是成群生活的社会性动物。设想旧石器代时的一群人为吃喝奔波一天后,必然会带上吃剩的食物,并提上几皮囊水,找个安全隐蔽的山洞、石缝等场所过夜。人总是要睡觉休息的。毫无疑问,人们会在关键的地方燃起一堆篝火,以防猛兽偷袭,再安排好食物和水,全体成员便安然入睡。然而无所不在的老鼠们半夜行动起来,大吃大喝人们的劳动果实。试想,如果人群中的人们都在梦乡里悠哉游哉,次日醒来必然发现食物和水不翼而飞,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化作了泡影。如果再遭遇恶劣天气无法外出寻得食物和水,全体成员势必忍饥挨饿,不出几天,即使饿不死人,也必将人人饥肠漉漉,群体寻食找水的能力将受到严重打击,生存机会渺茫,长此以往,这样的群体势将消亡。如果人群中有几个怕老鼠的人,情况就大不同了。因为怕鼠的人对老鼠极其敏感,一旦触到毛绒绒的小东西,立刻认作是老鼠,随之尖叫声迸口而出,即使在熟睡中,对老鼠的吱吱声、走动声也极敏感而惊醒。这样就会唤醒全体成员,集体赶鼠驱鼠,从而确保了贮存的食物和水不至被鼠子们一扫而光,因而能够多坚持几天。须知,在那样极其严酷的生存条件下,能否多坚持一天都会决定着一个群体的生死存亡。
今天的城市人遇到停水时,即使贮下了足够的水并且知道再次供水的时间,用水时也会尽量节制,水缸里的水每下降一截,心头便多出几分惶恐。七十年代以前,在我国农村每到青黄不接的季节,主妇们每做一顿饭,脸上的愁云便增厚几层,那是米面日见其少而勾起的重重心事。现代人的这种在食物和水存在不继之虞时的惴惴不安,正是旧石器时代先祖们逐渐形成的,并固定到遗传基因里去的心理遗存。
所以说,在旧石器时代,比起那些没有怕鼠成员的人群来,拥有怕鼠成员的人群生存的机会要大一些,从而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成为我们现代人的直系祖先。以往人们对自然选择学说,总是认为选择发生在个体上,实不知,选择同样表现在社会性动物的群体上。可以称之为“群体选择学说”,这是素面抹布的个人最新发现。怕鼠是一个确确实实的现象,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怕鼠是确保我们的祖先不被“群体选择”淘汰的关键因素。
[素面抹布]2007年5月9日定稿于兰州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七,神农氏仍活着
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电视节目中经常有成年兽教授幼兽捕猎技巧的介绍。曾见一个节目中,母猎豹抓来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让小豹们练习扑咬动作,母豹前守候在一旁,一旦小鹿逃远,母豹使扑身抓回。
突然想起另一个问题,就是家禽家畜的起源问题。传统说法是先民们捕物后,对一时吃不完的猎物,就暂时圈起来,从而迈出了饲养家禽家畜的第一步,也就畜牧业的开始。甚至有人认为,先民们已经抽象地认识到猎物杀死后,如果吃不完,过几天就会腐烂不能吃了,因而暂时圈养也是一种不错的保鲜措施。从捕猎到圈养活的猎物,需要很抽象的思维过程,很怀疑远古时期的先民们有没有如此高的抽象能力?
由上文其它兽类捕捉小型猎物教育幼兽的现象功来看,素面抹布认为,最可能的情况是先民们抓来一些幼小动物,交给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练习捕猎技巧,例如狼崽、羊羔、牛犊、马驹之类,而孩子们在与小动物们的玩耍过程中建立了一定感情,因而就会设法阻止大人们杀食这些小动物,甚至自己省下一些食物分食给这些异类朋友,而被饲养的小动物逐渐也视其小主人为同类,成为小主人的仆从,像狼崽之类,长大之后也随着小主人一起去捕猎,成为好帮手。从而可能才是家禽家畜饲养的开始。至今,小孩子们还最喜欢玩弄小动物,农村孩子如果得到大人们抓回的一只小兔子、小鸟之类的活物,总是欢乎雀跃、手舞足蹈。有些比较有心的孩子还会特别经心地把小动物养大,如果不小心小动物死伤,还会伤心很长时间。再比如,儿童玩具中,大部分都是动物之类,尤其是幼兽模型。也就是说,远古时期许多发明创造其出现之始并非现代人所看到的延续下来的功能,很可能是出于另外的目的而被远古先民们无意中创造出来。
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就是在野外见到桃树或杏树苗之类,总是想方设法地挖回来种在自家的院子里,并细心的浇水,虽然从来没有种活过一果,但那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曾有小伙伴种活过桃杏树。
《史记》记载:“弃为兒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其它古书记载,神农氏幼时也喜欢种艺五谷,长大后教民播艺五谷而开始了农业。这些也都说明,最早的农业种植只是孩童的游戏而已,是其兴趣所在,至于喜欢这种游戏的儿童是不是有远大志向,那是另当别论的。常言说:“想吃什么,身上就缺什么”,如果对于天性爱玩的儿童来说,其兴趣所在,就会玩得好,能玩出名堂,甚至在其成长过程中,由玩而做出一番事业,古往今来的例子很多。神农氏的经历至今仍在农村重复着,可知畜牧业农业很可能都源于孩童的游戏,今天的人们应该感谢远古时期那些爱玩能玩的儿童!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尽情地去玩呢?
[素面抹布]2006年8月3日于兰州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八,人类捕捉行为可加速动植物进化——体型变小繁殖年龄下降
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人类的打猎和采集行为会使动植物变得越来越小,繁殖年龄更小。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克莉丝•多蒙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研究了人类对29种动植物的打猎、捕捞和采集行为,他们分析了鱼、帽贝、蜗牛、大角羊、北美驯鹿以及喜马拉雅雪莲和美国高丽参的大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人类的压力下,动物平均小了20%,繁殖年龄提前了25%。
研究人员认为,在捕猎时,人类会寻求更大的“战利品”,而其它动物捕食时,会选择更小、更瘦弱的动植物,因此,与动物捕食相比,人类活动明显加快了动植物的进化。
多蒙说,作为食肉动物,人类是一个支配性的进化动力,人类行为能明显改变其它动物的特性。动物繁殖时间越早,其后代可能越小。如果我们猎食太多,就会减少动植物成功繁殖的能力,减少它们的生存弹性和恢复能力。
多蒙认为,捕猎者被指导不要伤害更小的动物或未成年的动物,这违背了自然掠夺行为的模式,这种思维方式已经给自然和人类带来严重后果。
——引自[科技日报][国际要闻],2009年1月17日二版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九,神农氏是炎帝吗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可是他又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即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耒耜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首把炎帝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提到赤帝时又把赤帝与神农氏合起来,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渗水西南泽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炎帝为火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
《史记•五帝本纪》则隐喻炎帝与神农氏并非一人,说“黄帝时,神农氏的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修德振兵”,讨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俩伐灭后威望大振,于是代神农氏而有天下。神农氏不事征伐,这与《庄子•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么会变成炎帝这样“侵伐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战的黄帝,竟然要与他“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外,《史记•封禅书》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也主张炎帝、神农氏为二人。
由上观之,神农氏和炎帝是否即一人,仍无确解。
——引自[中国台湾网]: http://www.chinataiwan.org/zt/jl ... 20080102_542764.htm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之十,《史记•封禅书》关于神农和炎帝封禅记载
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於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幹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禅。”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0 14: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7# 狐说八刀

呵呵,八刀的刀好快,抹布的话家没有说远呢!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1 17: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泥牛入海无消息……
很郁闷!
心不由人
安子昕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1 18: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1_410:}

神农氏,真了不起。
一 花 一 世 界
食指小牛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3-31 23: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抹布,专业的抹布!花街的抹布…
养成微笑的习惯,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09: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_410:}

神农氏,真了不起。
安子昕 发表于 2009-3-31 18:25


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与二百多年的工业革命一样伟大!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0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抹布,专业的抹布!花街的抹布…
食指小牛 发表于 2009-3-31 23:13


呵呵,抹布这样的专业,会被专业圈里的人士笑死的!
心不由人
小腾哥 | 2009-4-1 11: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抹布兄这样的大作,不能快读,应收藏慢读,才品出个中的味道!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11: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抹布兄这样的大作,不能快读,应收藏慢读,才品出个中的味道!
小腾哥 发表于 2009-4-1 11:05


感觉是,这样的贴子太过拖遢,读来不畅快,有如嚼蜡。
心不由人
更声*远巷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11: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抹布的引文六七引至自己的,不算是引文了哦。
由神农尝百草引发这么多话题呢。当初我们的祖辈们为了人类的繁衍与进步作出了很多冒险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现状决定的,另一方面仍有人勇于站在自然的前面。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描绘天空,天空它缺少一种色彩;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生活它残缺一角。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12: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抹布的引文六七引至自己的,不算是引文了哦。
由神农尝百草引发这么多话题呢。当初我们的祖辈们为了人类的繁衍与进步作出了很多冒险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现状决定的,另一方面仍有人勇于站在自然的前面。
更声*远巷 发表于 2009-4-1 11:55


其实很为远古时期那些勇于站在自然前面的人鸣不平,孤独、无助、苦闷、流泪、流血,甚至还不为当世所容,献身造福了后人,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唉,“神农氏”一名中包含多少个英雄?
心不由人
往思随风 | 2009-4-1 1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说法:远古人是知道天地人合一的道理和方法的,他们最擅长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那是“天”的力量,所以才有那么多神话——其实也不见得是神话咧。现在科技的发展到是让人自以为是多了,总觉得古代就是落后的,其实不定谁落后呢。现代人归根到底还是在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并没创造什么东西出来的
我是一叶中世纪的帆,从好望角的回忆中漂来
往思随风 | 2009-4-1 1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为远古时期那些勇于站在自然前面的人鸣不平,孤独、无助、苦闷、流泪、流血,甚至还不为当世所容,献身造福了后人,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唉,“神农氏”一名中包含多少个英雄?
素面抹布 发表于 2009-4-1 12:06


老祖宗的东西大家早就不用了,也不会用。连中医都几次三番要被灭掉,还有什么遗产需要现代人继承呢。现代文明发展的终极之路就是毁灭,这几乎是一定的
我是一叶中世纪的帆,从好望角的回忆中漂来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1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说法:远古人是知道天地人合一的道理和方法的,他们最擅长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那是“天”的力量,所以才有那么多神话——其实也不见得是神话咧。现在科技的发展到是让人自以为是多了,总觉得古代就是落后的,其 ...
往思随风 发表于 2009-4-1 12:14


敬天敬地敬人,更该敬鬼神!鬼者,不可测也;神者,兆示者也!
心不由人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14: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祖宗的东西大家早就不用了,也不会用。连中医都几次三番要被灭掉,还有什么遗产需要现代人继承呢。现代文明发展的终极之路就是毁灭,这几乎是一定的
往思随风 发表于 2009-4-1 12:16


树越高,根越深,枝叶经常不知根的存在,那是因为根无言滋养的缘故!更有自断其根者,不过都是些妄想一飞冲天的枯叶而已!
心不由人
小腾哥 | 2009-4-1 15: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是,这样的贴子太过拖遢,读来不畅快,有如嚼蜡。
素面抹布 发表于 2009-4-1 11:49


不能这么说,学术性的东西就是这样的,不好读,但耐读!是需要平下心来慢读的。因为,这是知识性的东西。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雪初晴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1 17: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来,.慢慢欣赏.介个文.得慢品
素面抹布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4-2 1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来,.慢慢欣赏.介个文.得慢品
雪初晴 发表于 2009-4-1 17:58


谢赏!
心不由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5

主题

7036

回帖

13万

积分

鹤鸣九皋

精华
54
猫币
0 ¥

花街VS半朵◆互动杀人游戏纪念勋章我的花街◆岁末大联欢◆纪念奖章花街◆2007十佳作家花街晒季◆2008夏季征文纪念奖章爱心天使◆2008祈福川震纪念章花街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勋章花街08夏季◆情书◆征文纪念勋章2008◆北京◆奥运金牌纪念勋章花街◆VIP用户花街◆回贴王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