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关于佛教三法印的一点想法
第一法印:诸行无常。
关于“行”这个字,我想了很久如何确切地予以解释。无奈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在语言层面上给予准确直观的描述。在此为了表述观点,打一个不很恰当的比方。物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任何物质总是同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割的。要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使用三个空间坐标和一个时间坐标。这个空间即四维空间,时间便是第四维。“行”就类似于此处的“物理事件”,只是在理解上需刻意泛化。大略可以这样说:“行”便是四维空间内的一切(事件、已然、可能)“行”的过程。
“无常”二字是第一法印的灵魂性词汇。在中国民间神话中,有“无常鬼“一说。乃是勾魂害命之鬼,也有说是替阎王接鬼魂去阴间的。这里且不论民间文化如何。我只是想说这个或许并非巧合的词语重叠中,有关于“无常”二字的本义及衍生义。“无”即“有无”之“无”,“常”在此应作常理、常规讲。“无常”字面上的意思大略应是没有常理(可循)。当然,这里“常理”一词还是将意义狭窄化了。但大概可以表明我的意思。
无论无常一词是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因文化译介产生,还是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从语言学角度看,词汇生成之初必然拥有它特定的意义或者意义指向。无常一词的初始意义可以将其分为两个语法单位来看(动、宾),即没有常理。然而在后来,它不可避免地生出了许多衍生或引申意义。
回到上文所讲“并非巧合的词语重叠”这个命题上,可以发现,无常一词后来拥有一定象征死亡、寂灭的意义,虽然并非严格的能指。但是毫无疑问,无常这个词与死亡、寂灭的意义存在一种联系。那么此处可以建立这样一个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由“没有常理(可循)”到“死亡、寂灭”。这个关系中隐含了无常二字在古人观念中的一点理解。即,世间一切的不可捉摸,人们对未来的未知、对已然的无力(或许这样解释“无常”比“没有常理”一说更少些生硬更准确)在时间的长河中,拥有毁灭的能力。甚而是另人恐惧的、可怕的。
在这种无奈、未知、人力不可及的存在之上,加上“诸行”。这便是佛的一个命题,即我这里讲的佛教三法印之一。诸行无常,是对这种无奈、未知、人力不可及的存在的描述。它指向的是世界这个存在的本真、本来。是智慧对世界的语言形式的一种单面归结,即真理。
屠格涅夫曾说过,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西方一位哲人有这样的名言:生无理由,死无理由。这些话都是这项真理的智慧的细化。佛教原始教义中的三法印,也皆是某种程度上指向世界本原的真理。
第二法印:诸法无我。
在我知晓的许多人的观念中,“法”字总被与某些超自然力量联系起来。也正是这种盲目地对未知进行膜拜造成了许多人对佛的误解:将佛与神对等起来。在我看来,佛是智慧者,而不是可以在信徒祈求一加一等于三时实现其愿望的神祗。宗教是一种哲学。虽然因为时代的因素,成为了盲目信仰物(其实这也是好事),因而经常被用作统治。哲学、宗教教义甚至包括艺术,有一点共通处,就是智慧。此文许多援引可以说明,智慧的共鸣并不会被时间、空间、或者人为的“类别”所阻挡。道家讲的“至人无己”与此处“诸法无我”便有着明显的共通。
以我的理解来看,“法”字应作规律、事实讲。甚至和前文所讲的“行”有着一些类似处。诸法无我,强调的是“我”的位置。此处的“我”是本我与自我超我的集合,可以归结至任何一个精神个体。即佛家讲的众生皆有佛缘,并不单单说人类。在诸“法”中,“我”的存在是无的状态。世间万事万物在时间存在的条件下存在。这种动态的存在中,我的角色便是之外,便是无。西方哲人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说的也正是个体的人和这个世界的相对位置。人类的脆弱、人类独一无二的思想、世界自是世界本身……道家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某种程度上类似“诸法无我”的观点。都指向了人类与世界的本来。
“诸法无我”所讲授的是人类应自知,即“大明镜智”的意义指向。世界本就是那样,如存在主义哲学所讲的,存在即是存在本身。一切精神个体至多是一个“知晓者”的角色。
前面讲过,宗教在历史上,经常被用作统治。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一切智慧(区别于知识):宗教、哲学、玄学、艺术……都是人类精神生存的一个可能方向。甚至是人类在未来持续生存的方向。智慧教予人类的,是个体的自知,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的存在,自知之后的对世界的敬畏、谦卑。所谓的大同世界,除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有智慧的高度发展。作者不惭断言:宗教在未来将会与现世通常意义的神祗概念分离——宗教只是一种智慧。
第三法印:涅槃寂静。
关于第三法印,我愿意顺承前文所讲的“智慧”观之。
我认为,第三法印所讲的是境界。针对人类个体以及另两法印所讲的世界本真,人类智慧的修行应达到的境界。我认为此世界便是“极乐”。“涅槃”即灭除。堪破世间真理后,人的精神可以寂静处之。这便是最后的境界。
前文讲过,一切智慧(区别于知识):宗教、哲学、玄学、艺术……都是人类精神生存的一个可能方向。佛便是对智慧至高者的敬称。作者有一个可能“大逆不道”的观点:佛、至人、圣人、哲人、诗人……这些词汇,一定意义上可以划上等号,即智慧至高者。人类在精神层面通过不同途径所达到的自我觉醒,便是宗教修行、哲学体悟、艺术修炼的最终目的。
刘斌,2009年冬选修“佛教文化概论”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