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转贴】做书的人多看书的人少千呼万唤“阅读传统”

[复制链接]
查看7991 | 回复4 | 2004-8-2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做书的人多看书的人少 千呼万唤“阅读传统”

 
  
 刘东(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

  并不是说,人们眼下已经完全不读书了,而只是说,他们现在接受的确定暗示是———只读那些跟浅近目标相关的书(比如应付考试或晋升的书)就够了!照我看,不光是那些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就连只有“无用之用”的文史哲专业,眼下也主要是在这种狭隘动机下被攻读的。在这种动机下,阅读本身就再也不会带来什么快感,毋宁更像马克思笔下的那种  
“异化劳动”过程。

  前不久,中国出版集团倾力打造的“中国文库”与读者见面了。面对如此厚重的一大套书,我的心情也不觉沉重起来了。——正是它那重大的规模和分量,更使我想起了面临的严峻反讽:如今已然是做书的人越来越多,而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们都还能记起那个几乎无书可读的黑暗年代。可现在回想起来,其如磐暗夜中却又不乏爝火般的亮色:比如在当时,由来已久的“阅读传统”仍在惯性地残存,从而对于书籍的饥渴也仍然一息尚存。有了这种渴望,大家才会冒着风险去访书、借书、换书、抄书,并在“雪夜围炉读禁书”的特有兴奋中,悄悄地享受着“与知识偷情”的无名快感。

  可现在,这种快感差不多全要被更方便更直捷的物欲给取代了。说来见笑,作为北大中文系的教授,我在研究生入学的考场上很容易见到,往往有名义上整整修习了四年文学的大学生,而且是被推荐出来准备保送的较为优秀的大学生,除了会背背教材考考托福之外,对于基本的文学原著根本是一问三不知。——而相形之下,这点根本算不上什么的童子功,却大多是我们于中小学时代打下的,当时我们正住在边远的小城,刚从停课的学校被打发回家,而家里又刚遭受过抄家的洗劫……

  于是我们现在明白了:原来一种无形的阅读传统,一种曾经支撑过整个文明的对于“书香”的普遍陶醉,要远比千百万本摆放在书架上的实物来得重要。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精神上的“阅读传统”的损害与葬送,其实要远比物质上的焚书坑儒的危害更大,几乎会抽干一个民族的神髓。然而可惜的是,只有到了这种传统早已被磨损得不成样子的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地关注到它,正如只有等沦到了趴在脏气中残喘的份上,人们才会留神原本就无所不在的污染问题。

  其实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整个图书市场,整个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早就暴露在这种失去“阅读传统”保护的光秃秃的荒芜中了。——只是因为上上下下都已久在其中不闻其臭,都已习惯于这种无文化的状态,而且都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文化要求,人们才没有为这种严重的文明病症大声疾呼。

  仍以我目前所任教的这所大学为例。如果仅就中国的范围而言,这里也许仍然算得上书卷气最浓的所在。不过,若要当真对照起“世界一流”的标准来,此间的读书风气就还差得太远!别的不说,恐怕校方在大唱“世界一流”的时候,对于真正的一流大学究竟应当在图书数量和学生数量之间达到怎样的良性比例,根本就心中无数(这本身大概也是不怎么念书的恶果)。所以,图书馆里的典型场景就经常是:就算你理论上在电脑上检索到了哪本书,也很难在书架上寻觅到实物;而就算你侥幸又在书架上找到了它,也发现它早已被过高的流通率磨损得残破不堪了……

  那么,再来对比一下国外名校那既满满当当又空空荡荡的开架图书馆,对比一下他们那里规定每位学生可以借阅多达二百册图书的额度,我们真敢吹嘘自己已经或者将要“入流”了么?再说一件不怕见笑的事:受这种无奈的条件限制,每次到国外学府讲学时,简直连调整时差都等不及,我就忙不迭地冲向人家的图书馆,好像那一向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一旦回到北京的家中,我马上就自觉遗忘了图书馆的存在,只躲进小楼来坐拥自己的“书城”。对于这种差距,就算我嘴上不说,心里也充满隐痛,因为不管私人的藏书多么宏富,也无法取代公共图书馆的效用,———那主要地还不是指对哪些特定藏品的利用(只要认准了哪本书就总还可以生出办法),而是指那种在宽大书库中随意翻拣时生发出来的自由联想……

  连大学校园内的情景都已至此,围墙外的市井生活就更别提了。如果在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传统的国度,那么即使是在打发无聊日子的时候,比如在德国的火车上,或者在法国的咖啡馆里,你总会看到有人捧起一本书,完全沉浸在字里行间的天地中去,你虽不知他在阅读什么,但他神情中的那份沉稳,似乎映衬得整个场景都有了根基。然而,再看看我们周遭,要是碰到同样的场合,恐怕充其量也只有人在看那种看完就扔的下流小报吧?这种判然的差距说明了什么?——跟其他尚称正常的文明环境相比,我们这个社会眼下最为短缺的素质之一,就是作为一种心灵习性的“阅读传统”。

  那么,究竟什么是这种“阅读传统”呢?——且让我尝试着描述一下它吧:阅读传统是自文明创化以来逐渐养成的一种惯于通过书写符号系统来扩充知识和增益自我的文化习性,由于此种习性必然代代相传地内化为某种下意识的心理动能,它就有可能引导人们普遍地不去计较每一次阅读行为的浅近目的,而仅仅无功利地沉湎于这种行为本身。

  话说到
楼主热帖
风轻花万里, 础润月千川。 集古圆私爱, 分丝补蠹编。
白笑生 | 2004-8-30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再看书
柳小木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4-8-3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还是要读的,现在读书比以前困难了,读书之前多了一个辨别,选择的过程
文以载道,坛聚友芳
也风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4-8-30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看的书都是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其他的书籍很少看
捷报频传: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跳格子 | 2004-8-30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现在看的书都是与工作有关的。
不看也得看啊。。。
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会了坚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

主题

31

回帖

1万

积分

八星报喜

精华
0
猫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