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黄叶舟
初见隐侠,料想是个都市里的隐士侠骨,果然,我的想法得到证实。给热情直率、才华横溢的隐侠作个诗评,想归想,可是笔不敢动,因为他的写作范围很广,故事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评论等,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他的诗大多是长诗,长诗是我的弱项,没有把握,或者说,没有完全读透并解构诗歌精髓,冒然写评是草率的。
于是,我只好猫在时间的缝隙里等待灵感、酝酿冲动。隐侠诗歌,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抒情长诗《我的中国》,入选《岸风诗刊》,受到圈友的普遍好评,只是没人作评,有点遗憾,我只好来个“胆大妄为”。那么,为什么这首诗会得到那么多关注和支持?原因是什么?
首先,题目起得好。虽然可能受到乔羽的《我的祖国》影响,但《我的中国》就是很有诗意,少了“我的”,就没味道,多了“亲爱的”,就多了个俗,只有用“我的中国”才是最理想的选择,把中国说成我的,无异于把中国的命运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所有语言都无法涵盖的说法,这里的“中国”比起“祖国”更具体更有感染力,比《我的中国心》更注重大“中国”,而不是小“我”。好题目,自然吸住众人目光。
最真最朴才能打动人心。十月一日这天,我猜想,作者一定满含热泪、心潮起伏,如何把几十年对祖国的感情用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写得好固然欣慰,写不好前功尽弃,但作者一定是写了出来,并反反复复朗诵,反反复复修改,最终,于10月3日往博客一贴,坦然地呈现出自己对中国最真最朴素的感情诗篇。最真最朴的文字才能触及灵魂、打动人心,这是本诗吸引人的又一个原因。
长诗要明朗、富有音乐美,《我的中国》就是这样的范例。所谓明朗,是与朦胧、晦涩相反的概念,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有不少人不懂诗,懂朦胧诗的人就更少。只有明朗诗才能让大众读懂,才能愉悦并感染读者的心灵,所以,长诗要明朗,道理就在这儿。节奏和韵味是音乐美的本质要求,显然,这首诗使用了格律体,并押了平声韵,十分注意节奏和韵味,在阅读和朗诵过程中,你会被文字和情感的节奏所叩击,被灵动鲜活的意象韵味所感染,这是一般文章所没有的感受,是抒情长诗朗读时特有的感觉,真的很美。明朗流畅而富有乐感,是本诗吸引人的第三个原因。
就题材和立意来说,爱国情是最崇高的,也是最普遍的。可是,许多人的爱国情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不好,只有真正的诗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把丰富复杂的感情用诗歌语言表达出来,这是诗人的一种本领和贡献。为什么说爱国情最崇高?这是针对男人来说的,如果说爱情是女人最崇高的情感归宿,那么,爱国便是男人最崇高的理想追求。但爱国和爱情男女都有,只是男女有别,各有侧重。拿爱国与爱情相比,爱国还是比爱情更崇高一些,女人的爱情里加上爱国,容易扬名天下,像李清照、秋谨等。此外,爱国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本诗从头到尾,都能感受到具体而生动的爱国情绪,不必多言。无疑,现实题材加上爱国立意,是本诗的又一个亮点。
就结构和技巧来看,也是值得肯定的。本诗是由节日起兴有感而发,并按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写,写中国历史的荣耀与沧桑,写前进的曲折与坦途,写现实的不安与成就,抓住了三个矛盾和六个节点,因而井然有序且有说服力。像第一节5至14行,采用拟人写法,很贴切形象,“我俯身贴紧着大地/把你的胸膛温情地抚摸”,像是贴在中国胸口抚摸她,历史像电影一般在脑海里翻卷,最先抚摸她的荣光与折磨,如同人生的荣耀与沧桑,“感时花溅泪”的情绪弥漫开来,或洪流激荡,或赤心如焚。
第三节的“唐宋诗篇在泪雨中唱和”一句,象征味极浓,我的理解是:多少才华学识、雄心壮志,多少有识之士、文化之人,只能在孤独中自弹自唱,在幽暗中吟唐咏宋,毫无用武之地,真切道出了知识分子最无奈最悲苦的情怀。这是明线,暗线是不是作者本人的人生遭遇与奋起,是否采用双线结构,值得思考。此外,语言也很有个性,干净、凝练、准确、朴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爱国是我们的传统,爱国是我们的情怀,但时至今日,爱国又是另一番景象,喊口号的居多,数钞票的更多,真正从灵魂里喊出的爱国太少,《我的中国》无疑是灵魂的声音,像一道破空而来的闪电,穿透浮华世界,直捣读者人心;像一记久违的钟声,回荡水阔天宇,朝寂寞黑夜以黎明的高呼!
我的中国,你的情怀;我的中国,我的崇高!
2006/11/6草(水平有限,隐侠见谅)
附:我的中国
文/都市隐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