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 -- 康德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仰面躺在草地上静静看着天空中繁星点点了,记忆中那似乎都是些遥远的场景,那时尚未知道现代物理的进展,认为凭着所掌握的牛顿经典力学就能够解决一切自然界的问题,所以仰望星空任思绪信马由缰的时候大多围绕两个主题:如何实现可行的星际航行方式?在太空旅行会遇到什么奇迹?可惜的是想来想去不超过类似于造飞机、遇神仙之类童话传说的范围,如果有一些惊人的想法也是一闪而过,绝没有像牛顿思考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或者爱因斯坦思考时间是什么而发现相对论,所以若干年后的今天,咱说不出自己能够在科学的沙滩上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但明白地知道那不会是万有引力和相对论,看看咱小时候和牛顿、老爱的思维差距就清楚啦,哈哈。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咱不是带着发现出生的,但也偶尔能闪现一下灵感的火花不是,这不,咱发现了《银河系漫游指南》!
DON’T PANIC! (不要恐慌!俺不是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
剧情简介:电影的开头以画外音的形式告诉观众“故事有个非常简单的开始,它开始于一个男人”,然后作为科幻电影,它又补充道“一个男性地球人,名叫阿瑟 · 邓特。”阿瑟是个生活中常常碰壁的善良男人,这天他刚起床坐在餐桌前正准备用早餐,门外的喧闹声搅乱了他的早餐进程,原来他的小屋因为一条建设中的公路经过小屋所在地而要被拆除,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阿瑟躺在了前来拆屋的推土机前面。这个时候他最好的朋友福特来找他,告诉他地球因为挡住了一条宇宙高速公路的修建即将被拆除了。原来福特是一个专门研究《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外星人,他对各种搭便车星际旅行的技巧了如指掌,为了报答阿瑟的救命之恩,他带着阿瑟在地球毁灭之前溜上了前来毁灭地球的外星施工飞船。《银河系漫游指南》是一部包含星际漫游所需的一切知识的电子书,它从未在地球上出版过,可是在宇宙高级生命中相当流行,已经取代《星际大百科》名列销售排行榜首位。接下来阿瑟和福特就在《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帮助下展开了他们奇妙的星际漫游……
自上世纪 70 年代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 · 亚当斯为英国 BBC 创作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广播剧,然后又有了小说、电视系列剧,拥有众多忠实读者和爱好者,而我接触的是以该系列故事为原型的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所以确切地说我不是第一个发现《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人,正如您下面将要看到,我真正要做的是尝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银河系漫游指南》。
一、 简单与复杂
“简单”这个词在电影中一再出现,不但影片开头就强调本故事有个简单的开始,随着故事的发展,“简单”随处可见,比如:星际旅行中最有用的东西是毛巾、宇宙第二超级计算机“深思”经过几百万年的计算得出宇宙终极问题的答案是 42 、解决无法解释 42 的问题的方法是再建造一台更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地球上的一切现象之所以那样是因为它们本来就被设计和建造成那样、地球就是那台更先进的计算机、星球工程师像造房子一样建造了地球、……。可是简单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简单,正如宇宙终极问题答案也许是 42 ,即使它被我们发现了,仍然无法解释,复杂到不得不要建造一台更强大的计算机来计算。
如果星际旅行中最有用的东西毛巾,那么我们在旅途中带上毛巾就好了,也许真正复杂的问题是回答“为什么”。而这正符合了知识爆炸时代的现状,人们一面不停的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一面却又忧虑自己已经不能完全掌握所有这些知识,如果人类本身不能随之进化的话,可能会最终被知识所淹没和抛弃。对此电影给出的建议是“不用恐慌!”。作为知识的象征,《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本书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在封面上用令人亲近的字体提示读者“不用恐慌!”,即使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球人阿瑟也能很好地使用它,毕竟大多数情况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宇宙终极问题答案为什么是 42 ,那样的问题自有类似“深思”那样的角色来思考。
二、 偶然与必然
电影中“偶然”现象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沃刚人发现溜进飞船的阿瑟和福特后而将他们丢出飞船时。据《银河系漫游指南》介绍,人在真空中的生存时间是 30 秒,而他们获救的机率 2 的 2079460347 次方分之一,但是他们得救了,一艘以不确定推进模式飞行的飞船正好在他们坠落的地点出现而且正好接纳了他们。但是后来想想,其实偶然的存在及其普遍,以至于常常被忽视,比如阿瑟的小屋偶然挡住高速公路的修建,地球偶然挡住星际高速公路,阿瑟偶然认识福特等等,所以为了表达“偶然”这一个概念,电影不得不采用一种夸张的表现方式,并用不确定性这个科学术语来解释偶然。
其实不仅我们对偶然性认识不足,以对物质世界规律洞察力而著称的物理学家们也没有太好的表现,不仅最初的不确定研究让赌徒这一职业抢了先,他们发现抛色子的点数就是不确定的,系统的概率研究也由数学家推进,最后一些物理学家在量子世界中发现不确定机制自己还不敢相信,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包括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甚至拒绝承认不确定性。也许因为任何复杂且难于解释的现象都可以推给不确定性,强调简单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对不确定原理无疑非常推崇,并且大大地调侃了拒绝承认不确定性的物理学家们一把,它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被邀请参加因为不确定原理让所有女宾内衣移位的聚会。可是不得不说在这里调侃者和被调侃者犯了相同的错误,他们对自己的观点都过于乐观了,不确定并非万灵药,即便是在电影中这个高度简化的世界中,试想让无所不能的超级计算机“在宇宙中定位一艘不确定推进模式飞行的飞船的位置”会有答案吗?而且《银河系漫游指南》在必然和偶然之间只有一个不确定模式按钮这样一种安排会不会有些缺乏想象力呢?
[ 注 ] 据《银河系漫游指南》介绍,不确定推进是一种全新的在几秒内实现跨星系飞行的方法它不会在多维空间里转来转去,当概率推进达到无穷概率的时候它能几乎同时穿过每个宇宙中每个可能的点,换句话说你永远不会知道最后会到达哪里,甚至你到达的时候是什么模样。
[ 注 ] 不确定原理又名 “ 测不准原理 ” ,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 1927 年提出。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
三、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蝴蝶效应”又称“混沌”,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它 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这看似给加缪的“荒谬世界”提供了极好的注脚,面对不可捉摸的命运,人类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因为今天狂暴的龙卷风起因可能只是几个月前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其实这样的推理是很有问题的。还是用抛色子举例,抛3次,比大,当你连抛出3次6点时你几乎可以肯定比对手大了,但是你能说你点数比对手大是因为第一次抛了6点吗?显然不能。第一次抛了6点对你的胜出当然有作用,但真正原因是你3次都抛了6点。再来看看电影中男女主角的相爱。他们偶遇在一个化妆舞会上,虽然彼此都有好感,但因为生活态度上的分歧,又似乎让他们很难走到一起,接着地球的毁灭又让他们彻底分离,但是后来又偶然重逢并一同历险最终走到一起。那么什么是他和她最终走到一起的原因呢?是化妆舞会还是太空重逢?都不是,应该说是他们所有的这些经历。那么他和她的相爱能不能归于所谓的“命运”呢?如果舞会上他们没有相遇会怎样呢?如果太空中他们没有重逢会怎样呢?《罗拉快跑》中的罗拉为挽救男友的生命回到过去一次一次的奔跑着去阻止男友走向事故发生地点,可是一次一次的失败,这也是“命运”吗?那么“命运”到底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以改变的呢?再来抛色子,假设你要改变连抛3次6点大过对手的结果,你该怎么办呢?假如回到抛第3次色子的时候,重抛也至少有13点,仍然很可能大过对手,于是你会选择再回到抛第2次色子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能回到足够远的过去。但是回到过去是很难指望的,毕竟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当我们为自己设定好期望的未来并于现在为之努力的时候,命运能否由我们自己掌握则更多地依赖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能力。那个说放羊是为了生娃,生娃又来放羊的放羊娃也许觉得那就是他的命运,可是如果他知道人还可以有更好的活法,他的命运完全可能从此改观。
< 未完 >
[ 本帖最后由 吕金刚 于 2007-3-27 02:06 编辑 ]
楼主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