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今日聚焦】吴宇森的“赤壁赋”《赤壁》影评

[复制链接]
查看3937 | 回复10 | 2008-7-22 2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吴宇森的“赤壁赋”  
  ——电影《赤壁之战》上集影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我是个史诗电影的狂热份子,从《勇敢的心》《魔戒》《特洛伊》到《天国王朝》《斯巴达300勇士》,史诗电影已经拍到了颠峰,当年《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大声呐喊“Freedom”到《见龙卸甲》中韩德的“大魏国万岁!”史诗电影气势恢弘的场面与震慑人心的精神对于一个史诗片的影迷已经司空见惯。国产史诗片模仿西方大片的浑噩作品也屡试不爽,并且成事不足。《无极》《夜宴》《黄金甲》《墨攻》……国产史诗片是否已经走到了瓶颈,一目十行,不得而知。
  
  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历史是璀璨而宏大的,我们拍史诗电影不必像拍《魔戒》那样架空历史,也不必像《特洛伊》那样引入神话,更不必像《300》那样小题大作,我们比任何一个国家更有拍史诗片的天赋,可就是这么一个大题小作的中国历史题材,正像发明蹴鞠的中国人踢不好足球,中国史诗电影也始终拍不好,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等大牌导演无一不倒在史诗电影的门槛前,不得不引人思索,华人导演,是否都不擅长史诗电影的拍摄,亦或我们看到了太多西方史诗电影的成功之处,观众已经过于挑剔。
  
  近年来,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时代在民间各类三国题材书籍,音乐,电影,游戏,漫画等现代文化产物的取材和推动下,已经呈现出全民性,生活性和亚洲性甚至世界性的影响,笔者本人也是个三国迷和三国通,而在三国文化中,一骑当千,江山美人,智者千里的现象早已经成为一种风靡东南亚的古典文化现象,说起三国来中国人就应该骄傲,我们民族性的科技,诗歌,音乐和艺术或许已经没落,可华夏民族的古典文化,历史魅力依然征服着整个世界,所以,吴宇森的赤壁注定是一场不小的挑战,毕竟三国文化已经根深蒂固烙进了太多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乃至亚洲人心目中。
  
  个人认为中国史诗片场面已经不输给西方大片,可就在剧情上,中国人最喜欢剧情故事描写而非心理描写,这和西方理念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西方史诗大片中华丽恢弘的战争场面和心理描写的插图,而国产史诗大片中成篇幅的剧情油墨来搭配战争,与之相比,不得不说,西方史诗片的剧情显得朴实饱满,中国史诗片的剧情显得亲和做作,这当中也有成功之处,比如《见龙卸甲》《集结号》《投名状》,就优在剧情,成功于剧情。
  
  因为《赤壁》目前只出了上集,也只观看了上集,不好对整部影片下个影评,仅只能做个人物与上半集剧情评论,当然只是一家之言,个人愚见。
  
  吴宇森,这个相当当的名字,享有盛名的国际大导演,《英雄本色》、《夺面双雄》、《断箭》、《风语者》、《碟中碟2》吴宇森拍了太多成功的暴力美学电影,浪漫,枪战,杀戮,友情,白鸽,贯穿了吴导的电影风格,周润发、尼古拉斯·凯奇,汤姆克鲁斯,启用的演员哪个不是国际上相当当的大帅哥,大牌影星,相当当的大导演拍摄相当当的大电影,本来就该是一场相当当的视觉盛宴。
  
  可我惊奇的发现,满心期待的吴导大电影竟然多了一些冯导式的幽默,这让人怀疑《赤壁》的市场是背靠中国,面朝西方,还是定位于中国市场,进军欧洲,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向浪漫风格的吴导这次不乏中国电影式的恶搞情节,中国史诗大片一向不严肃,一向娱乐经济化,也一向不尊重历史,近年来的中国史诗电影已经用光了华人一线偶像派国际影星,收效的是票房,而非电影艺术,纵观西方史诗大片,一向以小部分实力派兼偶像派大牌演员垫阵,大胆启用实力派演员,当年《勇敢的心》的梅尔·吉布森,《魔戒》的维戈·莫特森,是电影成就了演员,而非中国史诗电影式的演员成就了电影,与其这么说,不如说是大牌明星效应拯救了票房。
  
  观众评价一部电影的好与坏,众说纷纭,主要还是剧情与角色,否则再好的特技与场面都是烧钱,就浅从人物开始点评这部史诗大片上半集的得与失。
  
  曹操:我个人非常喜欢张丰毅饰演的曹操,张丰毅饰演的曹操,可以媲美《三国演义》中的鲍国安,是目前为止三国影片中演曹操演得最好的一个,当然可能张丰毅身材挺拔,气质风度都不错(其实在年轻人心目中最理想的曹操扮演者是陈道明),少了些历史上曹操外貌的猥琐和五短,却将曹操的阴险和霸气,城府与好色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那句“欲望使人年轻。”既有点恶搞成分,又将曹操的男人面剖析得很透彻,如果说这个曹操还有缺陷,那应该是剧本的事情,这个曹操多少有些像赤壁之战以后政治斗争中的曹操,准一个“乱世枭雄”的形象,而没有治世能臣的影子,吴宇森一定多少受了点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思想,我觉得这样拍很不好,尤其不尊重历史人物,误导观众,老套反面角色也未必会给剧情带来太多的震撼,历史上赤壁之战时的曹操,还是一个一心想一统天下的大英雄,有一些人生颠峰时刻的飘飘然,也有譬如朝暮,去日苦多的人生感慨。影片中这个曹操太像个军阀,太像个“袍子”,若不是那一句“老夫还要把诗题在对面岩壁上……”,险些忘记了曹操还是个文人,诗人和领袖,这个曹操有点像董卓,为个女人兴兵,喜欢杀人,心胸有点狭隘,而历史上的曹操,是个连杀了儿子,杀了爱将的仇人都可以原谅,连弥衡那种无赖都不屑杀,不问出身,广纳贤才心胸如宇宙般豁达,并且有着帝王气质的大诗人和大英雄,影片中的曹操是丑陋的,是狡猾的,是个地道的反派角色,还是那句话,张丰毅演得很好,问题出在剧本,把曹操的领袖面和英雄面给抹杀了。
  
  赵云:其实近年来赵云这个名字已经被人们淡忘了,人们更喜欢民间文化中那个赵子龙,所以这个赵云,注定不是个小角色,注定不止是刘备身边的帖身保镖,而是个文武全才的赵大将军,胡军还是没有脱离乔峰的影子,有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气质,这个赵子龙是顶天立地的硬汉,却少了几分七进七出,一骑当千的潇洒,胡军版赵云不如华仔般赵云,问题出在外貌和台词上,这个赵子龙外貌不够俊,台词也不够犀利,拍赵子龙不能不拍长板坡,这是赵子龙一生中的成名之战,也是华夏英雄文化中不朽的一页,遗憾的是,但凡有这个剧情的三国影片,都拍不好长板坡,拍得不够震撼,不够个人英雄主义,对比之前的《见龙卸甲》,《赤壁》更忠于原著,也拍得更仓促,胡军也更适合于拳脚功夫,或者说这个武打替身伸手很“甄子丹”,出手够力够狠却打得很不古典,影片也一直难以分清楚长枪和长矛的关系,什么时候,长枪成了标枪,扔上了瘾,活像一群希腊罗马武士,而没有突出三国时代远程兵器的弩与马镫和武将一骑作用,不如换成扔斧头更暴力好看些。只有赵子龙接飞来的长矛那一幕比较有创意,胡军还是演得很卖力,这个赵子龙不喜欢戴头盔,盔甲也很普通,白袍白马是有的,银甲没有,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忠实于原著让赵云把阿斗揣在怀里,无论《见龙卸甲》还是《赤壁》都背在背上(当挡箭牌用啊,难怪这孩子长大成了脑残)。其间赵云都负了伤,都被打下马丢了一次阿斗,那血染征袍的战争英雄壮烈画卷从来没有体现过(都拿去裹阿斗了,难不成用阿斗的血染啊),一生从未负伤的传奇英雄居然在八卦阵中轻敌还让周喻冒死给搭救了,让云迷们大跌眼镜,拍赵云就得拍得个人英雄主义,赵云就是个御前侍卫,就是靠武功吃饭的,胡军版的赵云不能让人满意,应该说胡军够高大却少一点潇洒的气质,甚至远不如电视剧中那个三国演义版赵云,如果让“罗成”版聂远来演赵云可能会好一些,偏偏这个胡版赵子龙在影片中占有不少的戏份和台词(演义中就长扳坡和江中射帆两场戏)。这个赵子龙更像曹操的典韦,在长板坡没有勇气叫出那句千古年来震慑人心的“我乃常山赵子龙!”还是由曹操身边的部将来说的,杀了一堆小兵,那个长板坡斩了曹操五十多员部将,杀得血染征袍七进七出,夺了曹操青虹剑的赵子龙早已沉淀于文学著作,只能期待于下集中胡军能有更好的表现。而胡军也是个不错的实力派演员,适合演猛将,偏偏不适合演赵云,因为赵云除了是猛将,也是个皇叔的帖身侍卫,在民间形象中,赵云应该至少有一个白面书生的俊秀造型,除了浓烈的眉目,赵云还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和如玉的面庞。
  
  诸葛亮:先前一直期待金城武版孔明能有惊喜,遗憾的说,金城武在《赤壁》中的演技远不如在《投名状》中饰演那个单纯重义的土匪老三姜午阳,或者说金城武的气质就只适合演姜午阳那样的大男孩角色和偶像剧(武粉们狂砸),启用金城武还是看中日本市场,很多人说金版孔明不过不失,我觉得影迷们还是更喜欢金城武那张漂亮的脸,赞成这个观点的女影迷也会多一些。可能唐国强版诸葛亮已经无法超越,金城武这个漂亮男人饰演的诸葛亮仅止停留在孔明儒雅俊美的外表上,有的是评论这个孔明很性感之类的声音,却没有人认真评论这个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我觉得金版孔明甚至不如《见龙卸甲》里濮存晰演的那个“神棍”孔明,一句“我需要冷静一下”又成为了新时尚恶搞名词,金城武还是太年轻,太娱乐,演不出诸葛亮那种城府,智慧和镇定的儒雅气质,也没有诸葛亮那种“智而近妖”的风度和幽默感,金版孔明话不少,单刀直入,显得年轻,有个性,世练不够而不稳重,若不是剧本安排,我敢肯定这个孔明根本说服不了孙权和周喻,连说服鲁肃都难。在战乱逃亡下的刘备集团中,这个孔明是所有英雄人物中穿得最好,也最不出彩的一位。历史上的孔明治国外交成就非常卓越,治军很在行却不擅长带兵打仗,说服东吴集团达成联盟抗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孔明用了演义中激将周喻的策略说服了孙权,也发生了给母马接生和与周喻合奏古筝两件事情得到周喻的信任和支持,而在历史上诸葛亮是站在孙权的存亡换位思考立场上才艰难说服了孙权,有了周喻的舍命支持才克服了张昭等主和派的鸽派幕僚集团的投降论调,说到鸽子,吴宇森的电影标志就是白鸽,代表着与杀戮相冲突的和平,浪漫,这次也不忘让诸葛亮放放鸽子,好在这个孔明不辱使命,没有放刘备鸽子。这个孔明最出彩的地方不在内政也不在外交,除了捂耳朵挤眉毛的搞笑表情神态,无非是一只乌龟引发的八卦阵法,孔明的八阵图没有现世,八卦阵却成了这部影片陆战中最大的看点,拍得场面宏大,气势恢弘,既精彩又玄妙,让人眼前一亮,这是由金版孔明所引发的最大看点和场面。是西方大片拍不出来的。也有宏扬中华文化的积极意义。
  
  孙权:张震饰演的孙权是我看过的三国影视作品中演的最好的孙权,除了有点台湾腔的国语,张震版孙权饱满而有血有肉,从剧情到神态,把这个人物的刻画上升到了内心的激烈矛盾冲突中,尤其孙权在父兄牌位前所感慨的那番话,把一个二十六岁的吴侯,一个由男孩成长为男人的吴王,他所向往渴望的成就,功业,勇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以前有看过张震的影片,感觉张震是个偶像兼实力派的演员,演什么像什么,狩猎一场戏中更把孙权年轻稚嫩的一面很好的表现出来,直到下定决心斩案抗曹,一个生活化的,真实化的英雄孙仲谋诞生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三国中那个孙权,张震版孙权也是影视史上最帅版本的孙权。
  
  周喻:小马哥辞演周喻并没有让这个美男子失去最佳人选,以梁朝伟的演技来说,这个周喻还是有所保留,已经很少有人去炒梁朝伟和林志玲的那场床戏,相对于《色戒》来说,《赤壁》的床戏早已是小巫见大巫,除了梁朝伟那双深邃忧郁的眼睛,很多女影迷已经不再对拍惯床戏的梁朝伟身体饱有十分的神秘和男色时代的兴趣,况且那场床戏拍得唯美而艺术,时间也很短(没有删切的话),也不是很露骨。梁朝伟版的周喻行事过于低调,历史上三十四岁的年轻周喻正值成熟魅力的风华正茂时,有的是通晓音律书法的才华和风雅,运筹帷幄的壮志和勇猛,俊美文质的外貌,却显得略输一点个性和气质,这个周喻没有照搬三国演义中那个周喻,显得豁达,成熟而稳重,笔者也一向认为历史上周喻绝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周喻作为诸葛亮人生中第一个对手,象征喻亮默契的羽扇纶巾是有了,周喻还抬了把“鸡毛挡。”(真不知道庞统登场时会不会抬把芭蕉扇)影片中金城武与梁朝伟演对手戏时显得略输一筹,其实两人在《伤城》中就有过对手戏,在古典大片里,金城武的智者形象和气质远远不如梁朝伟,一句“阵法过时了”诞生了周喻的千里耳,周喻的一句“你是深藏不露”更让人摸不着北,这个话挺多的而幽默感不足的孔明怎么看怎么不像个深藏不露的人。尤其在这个从不说废话的周喻面前,感觉梁朝伟更擅长用表情和肢体来表达人物内心,喻亮为母马接生的那场戏更让观众“喷饭。”好在还有合奏,狩猎,修笛子几场文雅的戏,这个周喻很生活化,在影片中权力地位都很高,还是很尊重历史上的周喻,却输点艺术性,如果说不过不失,我觉得梁朝伟版的周喻能称为不过不失。当然周喻夫妇两给小马取名“萌萌”一事有直接让票房飙升的讽刺意义。
  
  孙尚香:这个名字来源于日本光荣公司电子游戏《三国无双》吧,而非文学作品原创,孙尚香是个尚武的巾帼英雄角色,在演义里就有记载,很多观众说赵薇版孙尚香演得不好,就像《还珠格格》里那个小燕子,我觉得这些评语对赵薇不公平,小郡主孙尚香本来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子,带些叛逆和顽皮,莫不是出生于乱世,香香的性格和小燕子不会有太大差别,而且两个人很像,都有武功,都带点大小姐的任性脾气,都像男孩一样要强,只是香香的婚姻不幸福,人生也很凄惨,并且香香伴随着成长越来越坚强,十几岁的青春少女因为政治原因嫁给了知天命之年的老男人刘备,多少就是旧时代对女性的摧残和奴役,当然后来两人怎么弄假成真生出了情感,演义里没有交代,只有民间传说中火烧连营后孙尚香听说丈夫已死,逃回江东后孤独终老的她面朝刘备战死的方向投江自杀,这一段还是很感人的,很多民间野史中都记载一致,可信度较高,也有孙权逼死妹妹的说法,就电影中的孙尚香来说,我觉得已经塑造得很好了,起码至今为止的三国影视从没认真重视,好好拍过这个女人,三国演义中拍得很粗糙,三国文化中有很多女英雄,他们应该享有和男人一样的公平待遇,巾帼英雄孙尚香,女中豪杰祝融,倾国佳人大,小乔。伟大的女人黄月英,命运凄惨的江山美人貂禅,甄姬,甘蘼二夫人,错遇张飞巧嫁郎君的夏侯佳人,民间文化中的武圣之女关凤……还有很多,谁说三国是男人的历史,三国中的女性很少被人们提及,影视作品更是一率不重视,起码《赤壁》认真塑造了孙尚香,赵薇也演得很出色,如果说有问题,应该是台词的问题,那句“国家兴亡,匹女有责”我觉得说得很好,把孙尚香的个性表现出来了,那句“我最恨把政治和女人的婚姻联系起来”和孔明的“有个性的人最容易被人们误解“两句有点不加修饰,过于超前和时尚,应该润色于古代语言,显得特别像《见龙卸甲》中洪金宝的那句“你这个小伙子一点地理常识都没有。”是影片中一大BUG,惹人狂笑,这个孙尚香不止容貌可人,个性叛逆,精于武艺,还精懂马语,让看不起自己的鲁肃摔了个大跟头。吓得孔明等人打马就跑,很好的缓和战争电影的残酷,引敌入八阵图那场戏也拍得很潇洒,并且盗用了长板坡一战张飞的计策,只是沙尘不再用于吓退敌人,而是引敌人进入八卦阵,而那个点穴手多少有点中国功夫片式的夸张(还没有出现正规武术教程的三国时代就出现了点穴术,误导外国观众。)总之,笔者认为《赤壁》上集中的孙尚香演得很好,问题出在台词上。
  
  关羽:这个关羽争议是最大的,当关二爷当着一群小学生满面春风摇头晃耳从口中念出《诗经》中的情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时,笔者第一反应是“天哪,连关公都被恶搞了。”什么时候关公开私塾给小孩进行性教育了,关公读《春秋》读《左传》,到了电影里读《诗经》了。关公的历史地位何其高啊,尤其在东南亚国家,古代多少帝王,文人,横跨三个宗教,封帝,封神,膜拜,武圣人的忠义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种不容亵渎的民族文化,关云常已经被搬上了神坛。成为三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第一牛人,在古代王朝和现代民间文化中,远比秦始皇,李世民,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的地位还要高,就连黑社会都在拜。当然关羽特重情义,也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可关二爷也是男人,是男人就有七情六欲,就向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除非是个脱离五蕴与业障的佛陀(关羽也是佛教的伽蓝菩萨)历史上的关羽,也曾垂涎被丈夫抛弃的绝色佳人的杜氏,只是后来被曹操抢了,曹操和关羽的个人恩怨情仇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言归正传,回到话题来,好在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面尚有一个非常好的剧情,一个难民子弟问关公“饭都吃不饱了还念什么书?”而关羽的回答台词也设计得非常好“现在念书,长大就有饭吃了。”这回答多么经典啊,虽然有点恶搞“喷饭”。但这个关二爷很生活化,说到了笔者从大学出来后跨入社会中的心坎里,尤其在当今这个知识密集型经济社会下拍摄的影片,可以说是社会投影的一个写照,再穷也要念书,重视知识的理念希望能通过电影艺术和关公的影响力传播给更多的中国观众。
  
  拍关羽就不能不拍武戏,这个饰演关羽的演员演得很卖力,POSE也摆得笑倒一群观众,唯一不足就是身高矮了点,单薄了点,准一个缩水版关二爷,人缩了水,冷艳锯(青龙堰月刀)也缩了水。甚至连赤兔马也不骑了,步战中显得更加渺小,这个关二爷是三国影视作品中比较难看的一个,并且总喜欢以一些搞笑的方式突然一人出现在阵前,现在网络上也开始流行一句恶搞台词“关门,放二哥。”准一个武功高强的教书先生,也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甚至在神韵上还不如《见龙卸甲》中狄龙版关公,至今为止陆树铭版的关羽无人能超越,只有陆版关羽拥有魁梧雄壮的身材,漂亮的丹凤眼,长须和重枣脸,时而静闭,时而锋利的瞳孔和神韵,高傲自大,重义儒雅的气质。陆版的关公已经接近完美,所以后来的影视作品都很难超越,这次也不例外,实际上赤壁早期战役中以及长板坡一战没关羽什么事,他到公子刘琦处请救兵去了,基本没有出场过,关羽是刘备军中唯一能统率水军的将领,过早登场还是想让影迷们大呼过瘾,虚构了关羽遭俘,曹操重视关羽而放其走估计是给后面的剧情做铺垫,历史上曹操早在官渡之战前就俘虏过关羽,而关羽的武戏太颠覆传统,若不是那身衣服和长须,很难让人把这个爱徒步空手杀人的关羽和历史上那个脚踏赤兔马挥舞忠义大刀勇冠三军,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武圣人联系在一起,赵子龙拿长枪当矛使,关公也拿大刀当长矛使,连接上“第一队,上,第二队,准备”的场面,让人感觉在看中国人学古代西方人打仗,要再弄点战车吞头盔什么的,那真是神似了。
  
  关羽的文戏不多,除了哭笑不得的教书匠一暮,还说了些经典有哲理的台词,比如那几句“现在读书,长大就有饭吃。”“仁义的人,全天下的兵都是他的。”“我们都穿大哥编的鞋。”台词还是设计得很好的,问题就出在这个演员太平庸,也太不像关羽,从神韵到外型装扮,若不是几句台词润色的话,我可能以为他是魏延。
  
  张飞:三爷的形象要不就是包块头巾,要不就是披头散发,性格也总是暴跳如雷,外型黝黑如豹,历史形象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任何电影,书籍,游戏文化中都没有颠覆过这个人物,网络上也有人评价张飞其实是个儒雅英俊的大将军(长得像豹子的男人应该是很健壮很漂亮的)而关公反而是个打仗蛮干的蛮汉,《赤壁》中的张飞会写书法,这是尊重历史上的张飞的,估计吴导开拍些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一些研究,其实历史上的张飞不但会写书法,还会画美人画,粗中有细,作风豪爽,常常打胜仗,与关羽在《三国志》中并称为万人敌,多少与演义中的形象是有一些出入的。
  
  可惜《赤壁》中描写三爷文雅的戏就只有十几秒,就被一声惹观众狂笑的“狮吼功”打断了,这个张飞给观众更多的印象还是勇猛,暴躁,勇猛到夸张的程度,准一个《魔戒》里矮人战士的形象,野蛮,力大无穷,三爷什么时候弄了个时尚的西方精灵矮人王造型,炼就了刀抢不入金钟罩铁步裳,张飞的武戏是拍的最糟糕的,除了一些水浒传式的抛人,挑人,撞马,吼人。打斗起来毫无章法技术含量可言,就是蛮力蛮干,有的劲头还拍得很假,估计吴导拍惯了枪战片中的近距离肢体暴力,对古典兵器打斗并不在行,以至于赵云轮拳头,使飞踹(准一散打冠军)。关羽扔大刀,枪长枪(准一气功师傅)。张飞炼就得更是内功,孙尚香还用葵花点穴手,感觉就像金庸式武侠片的战争版,张飞一开始还骑马舞枪,到后面像关二哥看齐了,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三国影片都不尊重原著让张三爷在当阳桥上大吼吓退曹操,这个张飞之前在战场上没怎么吼,却连周喻都知道张飞出了名的狮吼功,这不能不说又是影片一大BUG。
  
  表现张飞谋略的当阳桥著名疑兵之计在影片中也被孙尚香和孔明盗走了,并且旧策新用,张飞用上了太阳能高科技,我不知道大家看完什么感觉,笔者看完感觉是怪怪的,武戏中感觉敌人的长枪都比武将军们的武器短一截,也只能期待下集里的张飞武戏能有新的突破。
  
  演过鲁智深的演员臧金生本身外形条件比较适合张飞这个角色的,但是造型设计得太差了。两腮乍开的络腮胡子太张扬了,就像李逵。就配角来说,臧金生的演绎应该到位了,表现了一个老演员应有的素质。
  
  刘备:吴导将《三国演义》中拥刘贬曹的思想拍到了极端,纵观尤勇版刘备,已经把演义中那个刘备给演活了,却与历史上的刘备相去甚远,这个刘备所代表的是手工艺小贩起家创业的劳动人民形象,朴实,仁义,面相老实憨厚,吃苦耐劳,值得信赖和托付,整一个老好男人的形象,可以说是影视剧中最完美的刘备,却把刘备的应变,虚伪,势力,懦弱,优柔,脸皮厚,狡猾城府的缺点给回避了,我不知道下集中会怎么安排刘备的戏。上集中只能看出借荆州之地安置难民只是刘备抢地盘的借口,可这句话应该由孔明来告诉刘备,而且不应该说得这么早。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刘备也是个英雄,他有血性(鞭打都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拥有永不言败,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心态,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正如曹操那句话“刘备屡战屡败却还有这么多猛将追随。”他会哭(影片中没哭)会笼络人心,是个EQ高手,他的情商比诸葛亮的智商还厉害,可以用情感来操纵别人,如果不是出生在那个军阀混战,英雄辈出的时代,他或许能一统天下。
  
  刘备被人们爱戴是因为他的出生,不似孙权曹操袁绍他们,是一群纨绔子弟,尤其袁绍和曹操,小时候什么坏事都干,吃喝嫖赌样样来,刘备出生于社会底层,穷人的家庭,代表了广大贫穷的劳动人民,所以他讲江湖道义,讲情感友谊,他知道不依靠这些人脉,他什么都做不了,同时因为刘备有一位重视教育的伟大母亲,他受过良好教育,也算半个知识份子,追随过一些当时有名的老师学习,而且向朝廷里的知识官员靠笼,可见刘备母亲为儿子铺路的先见和卓见,可刘备身上也有一些社会底层积累的陋习,他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唯一不同的是刘备不象刘邦那么痞,他不横行乡里,不做小混混,做的是大混混,爱的是狗马音乐,漂亮衣服和女人,攀的是有档次有地位的人,比如卢植,公孙瓒,可惜人家都不肯拉他一把,二十六,七岁了还在街边卖草鞋,可他也很有人缘,与关、张举义兵时就是乡里的有钱人无偿资助他,所以他也曾十姓家奴,摇尾寄人篱下,最后通过曹操攀上了皇帝,做上了皇叔……
  
  影片中的刘备,心系汉室,心系国家百姓,逃难时还不忘用自己的老本行手工艺去换人民的心,影片中刘备形容沧桑,落魄,丑陋,而历史上的刘备,是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外貌的,虽然双耳垂肩,双臂过膝,五短身材,却常常给别人一种仪表堂堂,面如汉玉,衣冠楚楚的印象,刘备是个爱美的人,他的正统老婆个个都是大美女,他的女人不比曹操少,三国历史上有个怪谈,越丑的男人女人越多,面目看似越漂亮越风流的男人反而越专情,到了诸葛亮那,居然是大帅哥大才子大丞相配个黄毛丫头,有人说诸葛亮娶黄月英是为了攀刘表的关系,结果也没攀上,如周喻,孙策,吕布都是用情比较专一的大帅哥,大英雄,至少历史记载的是这样。
  
  影片中的这个刘备朴实的让人们尊敬和喜爱,和孔明道别时,还不忘叫孔明多吃碗饭,他是个慈爱的好老板,好大哥,好男人,也是条真正深藏不露的浅龙,面对渺茫的未来,人生,理想,这个刘备从不气垒,从不叹息,从不发表,他的沧桑和失意写在脸上,不需要说出,刚刚失去老婆的他明明对孙尚香一见倾情,却装作了一副老实厚道的虚伪模样,骗过了年轻的孙权,却骗不过孔明的眼睛(貌似孔明早知道孙尚香会让老板当众出丑),我很期待,看一看下一集中的刘备。也许,这个刘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还是定位出了他的优点和缺点。
  
  
  小乔:我不知道很多网友和女影迷为什么要对林志玲扮演的小乔进行口诛笔伐,是嫉妒林志玲与大帅哥梁朝伟的床戏,还是她修长魔鬼般的模特身材,就演绎来说,林志玲的国语并没有比张震更差,作为一个转行并不专业的演员来说,林志玲已经演得很好了,小乔这个人物形象一直只出现于文学作品和周边文化产业中,在影视作品中是不登场的,这个小乔是三国题材影视作品中第一个小乔,美丽,大方,得体,贤惠,像老婆一样的女人而非情人,情人气质的林志玲还是把这个老婆型的女人演绎得很到位,只是在很多影迷想象中,小乔应该比较小鸟伊人,林志玲显得太高了些,如果换成演貂禅或者甄姬有绝代佳人和皇后气质的人会更接近些,小乔的出场不少,戏分却不是很多,她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出周喻的幸福和曹操的孤独以及刘备的惨淡,台词设计得时而朴实,时而诡异,尤其那句评价曹操的“他很会用兵,可他没有朋友。”说得不明不白,一个不问天下大事的女子怎么会这么了解敌方统帅的人生呢,而曹操有言年轻时曾见过小乔,一直念念不忘,让人怀疑他们关系暧昧,早有往来。估计也是为下一集铺垫吧。
  
  
  鲁肃:老实厚道的鲁肃先生还是那个鲁肃先生,无非是多了一点机灵的智慧(在抓偷牛贼一场戏中)而且把鲁肃那种爱嘲笑别人看不起武夫的性格演绎出来了,只是历史上嘲笑的是吕蒙,把吕蒙笑成了文武双全,也笑出了成语“士隔三日,刮目相看。”影片了笑的是孙尚香,结果摔了个大跟斗,老实厚道的鲁先生注定是个倒霉先生,倒霉角色。这个角色出来的太仓促,没怎么交代,演员还是把人物演绎得很到位了。
  
  甘宁:影片中的甘兴就是甘宁吧,东吴集团有两个江洋大盗,一个是孙权的贴身侍卫周泰,一个是很有名气的“锦帆贼”甘宁,这个甘宁人物造型差一些,不够张扬,就演绎来说,这个演员也算是很优秀的配角了,这个甘宁带着土匪的凶残个性,从眼神,气质到语言,已经让熟读三国的朋友一眼就能认出角色,演绎得还是非常成功的。
  
  黄盖:影片上集中黄盖基本没戏,只是出场露了面,就人物造型来说,还是比较贴近历史的。
  
  破绽(纸):三国时代还没有广泛的使用纸张,写字时用的常常是竹简和锦布,就这点来说,《赤壁》没有《见龙卸甲》拍得更贴近历史,而影片中张飞,周喻都曾大量使用纸张,让人哭笑不得,一早听说《赤壁》里还有抽烟的破绽,这部影片有的细节处理得很不到位,吴宇森还是太不了解中国历史,仅停留在《三国演义》的修饰和刻画上。
  
  破绽(夏侯敦):曹营中出现的那个夏侯将军虽然只是个配角式的小人物,如果他的原型是曹营中响当当的猛将夏侯敦的话,那么又是一大破绽,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夏侯敦是个独眼龙将军,这个夏侯将军双目炯炯有神,却还有和曹操的台词戏。
  
  遗憾(大乔):林志玲成功塑造了三国影视题材中第一个小乔,影片中却没有出现大乔,曹操喜欢的也只是小乔,没有突出二乔的作用,我多想看看这个悲惨的女人,她和小乔,周喻,孙权,曹操的台词戏,她的存在应该是衬托小乔的幸福和预言小乔的悲剧的,影片中有小乔却没有大乔,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不知道下集里这个人物会不会出现,至少赵云和周喻都有精彩的台词戏。
  
  总的来说,《赤壁》上集给人一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长达两小时的视觉洗礼中我有两次瞌睡,除了那个有创意的八卦阵法的恢弘场面,以及张丰毅,尤勇,张震的精彩演出外,我还没看到这部影片的亮点,而吴导也说《赤壁》的亮点放在下集,就让我们用上集结束前那个说书句子来结束这篇人物谱似且废话不少的《赤壁》上集影评吧。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2008年7月20日
  
楼主热帖
个人博客空间http://user.qzone.qq.com/351807691/infocenter
安子昕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8-7-22 20: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写得很用心。
一 花 一 世 界
安子昕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8-7-22 2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这句闹心。
一 花 一 世 界
狐说八刀官方服务团队 | 2008-7-22 21: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看了,刚通读了楼主的全文,觉得评的很到位
花。墨少 | 2008-7-22 22: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楼主很了不起!
雪初晴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8-7-23 08: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那么年轻却有独到的眼光.很佩服.支持一直写下去
赖积慧 | 2008-7-23 1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不敢妄评。
铁玫瑰 | 2008-7-23 15: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阵的那场太假了,魏的骑兵会那么规规矩矩进阵? 要知道重骑的杀伤力就是靠冲击! 吴蜀联军就靠一个破盾就能挡住骑兵? 历史上很多以步胜骑的战役都靠在阵形前布设绊马桩或栏马刺而取胜的,否则取胜的机率为0! 这编剧明显不懂打仗!
请点击图片进入铁玫瑰博客

更声*远巷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8-7-23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宇森的思维习惯,文化背景都在好莱坞中。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描绘天空,天空它缺少一种色彩;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生活它残缺一角。
银狐在线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8-7-24 16: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IZ76
赶走八刀、搞臭大黄。
陈思 | 2008-7-25 16: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片没看过,我想定不会超过鲍国安和唐国强版三国了。
留得残荷听雨声,闲花落地听无声。处处风波处处愁,仙杖香挑芍药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

主题

37

回帖

1551

积分

80后路人

五福临门

精华
9
猫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