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婚前性文化的突破性研究
文责:贞洁老帅哥林志锋hvac
一、道德的起源的一项有趣的研究(猴子版)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资料来自网络)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婚姻文化?为什么要禁止婚前性行为?似乎已经失传了,只留下婚姻的风俗习惯。李银河以挑战传统而闻名,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李银河真能理解透彻吗?
二、本能的遗传与原因的失传
寒冷时的颤抖通过增加肌肉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热量。颤抖的作用很多人都不知道,本人知道的时间也不长,但是这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反应,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颤抖的反应遗传下来了,原因却失传了,是现代科技找到了原因。
根据《动物行为学》的观点,动物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说明动物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某种刺激所引起的,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生,必然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任何动物的行为跟它的形态结构一样都是通过长期演化自然选择遗传下来的,都有一个遗传和进化的依据。它对动物本身有着某种意义,有某种好处、某种价值,有某种功能。毫无疑问,我们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
虽然现代科技有了避孕技术、亲子鉴定技术、B超技术等,但是人类的本能并不会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爱情(婚姻家庭)的排他性本能也是如此。
三、性与生育的生物学特点
1、男女两性的性行为,往往都是在私密的环境下进行的,没有第三者在场,即没有证婚人。
2、男人的生殖能力相对过剩,女人一生的生殖能力相当有限。
虽然具备生殖能力的男人每一天都有机会成为爸爸,但是,在混乱的性关系中却不能确保有后;有的男人高于平均水平,有的男人低于平均水平,甚至为零。而女人的生殖能力虽然很有限,但是每一次都能确保有后。
3、幼儿的特点:幼年期长,需要精心的保护与照顾,需要传授生存的本领与技巧。
4、父母对子代的利他性行为在动物界中很普遍。
5、在动物界的单亲家庭中,挑起照顾子女重担的往往都是最后获得受精卵的一方。
6、如果男女合作,建立双亲家庭,共同抚养子女,成活率大大提高,还可以更好地进行优育。家庭family的英文构词,就是取father(父亲)and(和)mother(母亲)I(我)love(爱)you(你们)这句话的第一个字母。
7、不与其他男性发生关系的女人,有利于男人的基因传播,确保家庭中的父亲地位。比不贞洁的女人更值得留恋,而放弃在混乱的性关系中争夺传播基因的机会。处女有利于确保第一胎的血缘关系,更加有利。
8、相互打斗,两败俱伤。有些事情,人类个体可以独立完成,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团结就是力量,1+1>2。
很明显,男女合作,共同抚养子女,有利于确保男人、女人、子女三方的利益(共赢),确保子女的成活率和优育,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婚姻礼仪的作用
在没有婚姻制度的条件下,因为性行为往往都是私密的,没有第三证人在场,性关系的责任难以明确。这使我想起了“证婚人”这个名词。
相应的对策:禁止婚前性行为,在结婚之前广而告之,宴请宾客,可以让公众进行监督,男女双方的亲友邻居做证婚人,可以起到明确责任的作用。现在所谓的“证婚人”,准确的说应该是证婚人代表。
遵守这种礼仪的,称之为光明正大,否则称为“偷偷摸摸”。这样,也就有了正当关系和非正当关系了。
五、性道德方案的比较
在2003年,婚前同居的现象已经泛滥了,当有一次我听到“礼仪”两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术语“穿透率”。
两个除尘器,一个效率为95%,另一个97.5%,通过这两个除尘器后,排放到大气的灰尘,前者为5%,后者为2.5%,灰尘的污染大了一倍,很可能后者能达到排放标准,而前者达不到,所以穿透率是个很重要的参数。(工业通风的专业知识)
现在,洁净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电子、医疗、生物技术、食品、航天等各大领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效空气过滤器,对大于等于0.3微米灰尘的过滤效率,一个为99.97%,另一个为99.99%,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再比较一下它们的穿透率,前者为0.03%,后者为0.01%,相差了三倍。也就是说,如果过滤器前面的灰尘数量相同,经过这两个过滤器之后的空气所含灰尘的数量相差三倍。洁净室的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等级(空气调节的专业知识)。
记得中学学历史的时候讲过,在贞观之治的某一年,按当时的律法,被除死刑的,仅有29人。这是历史的记载。当时同学们都不太理解,“29”这个数字的意义,老师也解释得不太清楚。学了上面的所说的专业知识之后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下定义:我们可以把发生了性接触,但又不能结婚的人与总人数之比定义为贞操穿透率。
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以后会有很多变数,道德方案二,可以减少那些被骗、遇上不负责男人等因素所引起的穿透率增加,很显然,性道德方案二的穿透率比性道德方案一要低得多,要优胜N倍。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而且,是否每个女孩都能够很好地把握亲密的程度呢?有些男人可能还会这样想,她以前到底把握到什么程度?是否已经有过性接触没有婚前贞操了呢?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也有相当多的人并不赞同性解放的观点,但又支持婚前性行为,这些人也同样根据感情的发展程度来把握亲密的程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穿透率是比较高的。
大家可以另外再估算一下,假设每年有一千万人未婚青年在恋爱,贞操穿透率相差10%(现在实际情况还远比10%大),每年就相差一千万人×10%=一百万人,这样年复一年,世代相传,将会有多少人受益。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按照封建旧社会的办法,把未婚女子都限制在闺房里,这样穿透率不是更低吗?由于管教更加严格,那些“知德违德”的人会有所减少,“贞操穿透率”能降低一点点,但是这样女人就少了许许多多的自由,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男女之间又怎么谈恋爱呢?而道德方案二所要付出的代价只是时间上稍为晚了一些。
结论:通过上述的比较可以得知,性道德方案二,在结婚之前,男女之间不得有性接触的性道德方案为最佳方案。
六、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公元2000年,我离开了大学校园,第一份工作是从事消防设计,了解到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一旦发现婚前性行为,社会舆论会迫使他们结婚。
七、强调婚姻文化还是婚前性权利?
婚姻礼仪文化,并没有剥夺任何人的性权利,而是要强调发挥婚姻礼仪文化的作用,只是多办一道手续而已,这样可以明确责任,可以明辨正当与非正当关系,能让婚姻社会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我经常接触的一个概念———性价比,全称是性能价格比,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公式:性价比=性能/价格。例如,手机、电脑、电视机等商品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性价比上升。像楼房,性能没有变化,但是价格却越来越高,性价比下降。
婚姻礼仪文化的性能作用很高,而代价只是一道手续,有很高的性能代价比。而强调婚前性权利,只能节省一道手续,正好与婚姻礼仪文化的性能代价比成反比。
如果当今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有问题,那是下一个研究的课题,多大的年龄才合适呢?如果完全放弃婚姻文化的作用,咱们的婚姻社会就没有文化啦。
李银河常说“自愿、私秘、成人这三原则”,但是现在性行为正趋向于低龄化,严重违反了成人原则,但是一些性学专家却视若无睹,比如说李银河本人,在婚前守贞问题上,抛弃成人原则不谈,却强调:“人从进入青春期到成年期还有大约10年的时间。”
我的结论:强调婚前性权利,就没有了婚前性文化了,婚姻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有很高的性价比,而强调婚前性权利却正好相反。真不想回到那个没有文化的社会里。
[ 本帖最后由 林志锋hvac 于 2008-12-16 21:2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