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80后作家访谈录Ⅱ》上市 让我们更了解80后作家群

  [复制链接]
查看10180 | 回复4 | 2009-12-23 1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关于“80后”已经说了很多年,但说来说去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80后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80后内在和深沉的东西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和挖掘。所以陈平编的《八〇后作家访谈录》和《80后作家访谈录Ⅱ》,在没出版之前就吸引了不少人,中青在线、腾讯读书、中安读书等都做了专题。著名作家、学者葛红兵,著名文艺评论家、同心出版社副总编辑解玺璋,著名作家、《美文》杂志副主编安黎,还专门为这两本书写序推荐。
  如今,80后已经不再青春了,最年轻的都有20岁了。90后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他们的天下了。《80后作家访谈录Ⅱ》的面世,好象已经有了“总结”的意味。





一、集结韩寒等19位著名80后作家





  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80后作家访谈录Ⅱ》,集结了韩寒、林静宜、刘卫东、李傻傻、金瑞锋、张怡微、陈安栋、念珠木马、水格、韩晗、蒋离子、秦惑等19位著名80后作家,本书由陈平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同心出版社副总编辑解玺璋,著名作家、《美文》杂志副主编安黎联合写序推荐,已于2009年12月初出版上市。

《80后作家访谈录Ⅱ》基本上继承了第一部《八〇后作家访谈录》的风格和特点,仍然以写作之路和文学之路为主题,对各80后作家的写作经验、阅读方法、个人经历、成长环境、人生观、文学观等等方面都有涉及,立体地反映了各80后作家的写作之路、成功之路和他们的文学世界以及心理世界。但是《80后作家访谈录Ⅱ》比《八〇后作家访谈录》的内容更丰富,分量更厚重,所以也显得更精彩。《80后作家访谈录Ⅱ》对每一位文学爱好者都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对有文学梦想的青少年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对研究80后作家也有一定的价值。《80后作家访谈录Ⅱ》和《八〇后作家访谈录》被认为是“史上最近距离、最集中、最强大、最专业”的“80后作家访谈录”。

 《80后作家访谈录Ⅱ》的主编陈平,是1982年出生的浙江人,也是“80后”的一员。《80后作家访谈录Ⅱ》已经是陈平主编出版的第十本书了,他曾经主编出版过《八〇后作家访谈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丛书《锦瑟年华》、丛书《新概念作品十年精选》、《温暖》和丛书《新概念·文学青春书系》等9本重量级“80后作家”的书,还是小作家联盟网站站长。作为一名80后著名图书主编和网站站长,他与80后作家群有广泛而深入的接触。所以,编《八〇后作家访谈录》和《80后作家访谈录Ⅱ》的想法油然而生。他从几百位80后作家里,选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80后作家进行访谈,保证了这套书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陈平说“最初的时候是我自己想了解80后作家群的文学世界和心理世界,我对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心理世界充满着好奇。我想通过了解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心理世界,对我以后做研究很有帮助。随着想法的成熟和进展的顺利,我觉得有必要做成书,和大家分享这一成果,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这会有助于别人,特别是青少年文学爱好者,这将是他们了解80后作家们的心理世界和文学世界的一大窗口。”

  两位写序的著名作家、评论家都对《80后作家访谈录Ⅱ》和主编陈平评价很高,安黎以为“陈平先生对19位80后作家进行了追踪访问,集合成《80后作家访谈录Ⅱ》,我以为是一件具有功德意义的事情。关注这些80后作家,就是关注中国文学的未来;研究这些80后作家的思维形态,也就是研究中国文学的趋势与走向。新老交替,长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违抗。……最后,我要向陈平表达我的敬意。作为80后的一分子,陈平先生为80后作家从幕后走向前台,做了锲而不舍的努力。是他,让我们不但欣赏了80后作家奕奕的风采,也感知了他们脉搏的跃动与灵魂的歌唱。”解玺璋认为“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两代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太少了,太难得了。如此说来,陈平所做的工作就显出了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前他曾做过一本《八〇后作家访谈录》,请我作序,我则因为读了这本书,对80后作家有了更多的了解。时隔不到一年,他又做了《80后作家访谈录Ⅱ》,这本书比起前一本规模大了很多,包括19位作家,可见他的努力与勤奋。”





二、打开一扇让世人了解80后的窗户





著名文艺评论家解玺璋认为应该多听听80后的意见:“其实,我倒觉得,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别忙着替下一代做决定,倒是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为好。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么想是否有他们的道理?这是考验我们耐心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耐心地倾听他们讲话,才能实现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达成相互的理解。”

进而,解玺璋认为应该向年轻一代学习,说“但我想说的是,读过之后,你一定不会后悔,你会发现,我们这一代在许多方面,是应该向年轻一代学习的。事实上,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已经决定了在这场对话中,虚心接受教益的应该是年长的一代。”“如果你不想落后于时代,就只能努力地向年轻一代学习,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这种经历或许是痛苦的,但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米德在《文化与承诺》这本研究代沟问题的书中曾经指出:‘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她的话为我们指出了方向。”

《美文》杂志副主编安黎认为“一批站起来的80后作家,他们夺目的光彩,他们蓬勃的朝气,他们饱满的才情,他们初露端倪的王者气象,足以遮蔽那些嘈杂的指责之声,也足以用自己的实力与成绩为80后昭雪与翻案。他们就像埋不住的植物,这儿有一棵破土而出,那儿有一株崭露头角,渐渐地,形成一片绿色的汪洋,蓊蓊郁郁,蓬蓬勃勃,有点儿肆无忌惮,有点儿张牙舞爪,有点儿‘舍我其谁’的霸气。”

安黎看了《80后作家访谈录Ⅱ》后概括道“韩寒的勇敢与无畏,率真无邪,一语点破世间的真相,让一片片道貌岸然的遮羞布悄然滑落。林静宜文字的干练与精确,刘卫东对自然意境的营造,金瑞锋的逾古穿今,陈安栋的忧郁与迷茫,张怡微平淡背后的汹涌,念珠木马平和之中的烈火,韩晗的扣问经典、追溯历史,水格对内心世界的营造与构建,秦惑对‘似水年华’的咀嚼,邓若虚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成功借鉴,魏炜立‘美丽的感伤’,陈伟军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浪漫勾画,黑天才轻松自如地娓娓叙述,张荣传的‘第四人称’写作等等。一个人一个姿态,一个人一道风景,一个人一种文学观念。从陈平对他们的访谈里,我们可以看到。80后作家并不整齐划一,因此,任何一言以蔽之的论断,都显得专横与武断。他们成长的背景并不相同,阅读的书籍也不雷同,因此对文学的理解也大相径庭,有时甚至达到冰与炭、水与火、矛与盾的程度。怎么理解他们的文学观念呢?我的观点是,他们每个人说的都有理。文学说到底是个人化的劳动,如果每个人坚守自己的领地,栽培自己独有的花朵,那么文学的百花园不就满园春色了吗?”

阅读《80后作家访谈录Ⅱ》后,著名作家安黎的观念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说“通过阅读对他们的访谈,至少,我心目中80后作家的形象受到了颠覆。是的,他们不再是稚嫩的一群,不再是颤颤巍巍的乳雁,而是个个都抖落着丰满的羽毛,等待着遨游天宇。”
   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葛红兵在《八〇后作家访谈录》序言中告诉大家,他希望这本书可以打开一扇让世人了解80后的窗户。“作家是善于自我言说的,他们做了,现在他们说了,那就让我们多理解他们一下,听听他们怎么说的,不要想当然。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又有多少人是真的认真听过他们说话的呢? ” “80后实在是非常认真的一群人,有自己独立见解,有自己对文学的真诚的爱。有些人说他们不爱文学,如何如何,其实,只是因为80后对文学的理解和他们不一样而已。80后有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当然对文学爱的方式也不一样,人们常常不理解他们的爱,就对他们说三道四。 ”

关于《八〇后作家访谈录》,葛红兵觉得陈平做了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他认为这本书“知人论事,书中的谈话,让我们真正了解80后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而不是让我们看花边,听奇谈,很重要的是剖析思想,自我言说,而且都是真诚的言说。”他还评价道:“老实说,我对韩寒、刘卫东等是非常欣赏的。韩寒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家了,他的杂文也是越写越有起色,杂文近乎于‘勇’,而且有股子不怕麻烦的味道,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难得的。有这样不管不顾说真话的勇气,谁能说80后不是文坛新生力量甚至未来中坚呢?”

在葛红兵看来,《80后作家访谈录》不仅是针对80后本身的,还是针对全社会的。80后作家的那些粉丝也许会买这本书,但那些80后的父母们更应该买来看看。“关于文学的事,我们这个文坛已经说了很多了。关于人的事,其实,我们还没有了解。这本书开了一个好头。”





三、80后作家有多少种颜色





  《八〇后作家访谈录》让解玺璋感到惊讶,他说:“但陈平的这本‘访谈录’能够注意到他(金瑞锋)的存在,我以为是很难得的。当然不止一个金瑞锋,他能选择这些作家,不仅显示他眼光之独特,视野之开阔,也拓展了我们对于“八〇后”的认识,丰富了我们对于“八〇后”的想像,使我们不再局限于某些流行的观念。事实上,我在阅读这些作家的谈话时,每一篇都感到非常的有趣,他们的音容笑貌,更让我浮想联翩,不仅想读他们的作品,而且,很想见一见他们每个人。”

对于80后作家,解玺璋说:“我倒宁愿相信每一片树叶、每一缕阳光、每一朵浪花,都有其独特性,都是有个性的生命存在。读罢11篇访谈,更坚定了我的这种看法。这里的每个人,无论是性格、禀赋,还是文学理想、叙事态度、语言风格,都是千差万别的,很难装在一个‘筐’里。他们的写作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的甚至南辕北辙。”
   
  解玺璋认为,80后与其前辈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不想用一个固定的、僵死的模式规范自己,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想把个性张扬到极致,都希望自己是“这一个”。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对成长着的年青一代没有影响。“如果有人问,80后作家究竟有多少种颜色?答案应该是,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四、和80后作家群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解玺璋认为看《80后作家访谈录Ⅱ》,犹如一次和80后作家群的亲密接触。说:“陈平也是80后一代,他们同代人之间的对话,应该是更坦诚,更显得无拘无束,所以,读这本书,我竟觉得和他们走得很近,参与到他们的对话之中,犹如一次和他们的亲密接触。我不知道我的这种感受能不能为更多的我们这一代人所认可,但我希望凡是关心80后作家,对他们的写作感到兴趣的人,包括家有80后的50后们,都能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至于他们都谈了什么?我这里不讲,卖个关子,希望各位自己去读,但我想说的是,读过之后,你一定不会后悔,你会发现,我们这一代在许多方面,是应该向年轻一代学习的。事实上,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已经决定了在这场对话中,虚心接受教益的应该是年长的一代。”
   因此,《80后作家访谈录Ⅱ》和《八〇后作家访谈录》是一套精美的文学套餐,在这个套餐中,读者可以尝尽不同的风味,并且可以这样说,这个套餐是80后作家群最强阵容的一次华丽现身,80后是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这个套餐是通向80后作家群的便捷窗户和桥梁。在这个套餐中,青春与爱情、生命与理想,都化成了最纯真和最美好的文字,铭刻了他们对最神圣最美妙的文学世界的热爱。阅读此书将成为一次惊心动魄的精神旅行,它将带你走进全新的美好的文学世界。让我们一起和26位著名80后作家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吧!
楼主热帖
狐说八刀官方服务团队 | 2009-12-23 19: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佳玮等人好像不在名录上呢,呵呵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肯定有奸情...
秋水别梦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2-23 23: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瞅瞅去!~
:)
更声*远巷名人堂,杰出贡献用户 | 2009-12-25 16: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每个时代都有新人涌现。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描绘天空,天空它缺少一种色彩;
不懂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生活它残缺一角。
柒零裳 | 2009-12-27 14: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水格。
半夏 、风浅如泣凉初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

主题

2

回帖

1022

积分

五福临门

精华
0
猫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