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教父 于 2010-3-31 12:06 编辑
2009年 赵本山春晚小品捐助因植入过多广告,泱及渔池,一时间遭遇前所未有的恶评,闹的沸沸扬扬的,至今春节都已经过完了,而舆论还未平息;而另一方,我们的赵本山大叔已经分了广告花红飞往三亚渡假去了。
其实,按本人看来,春晚赵本山小品事件的发生,却是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
从1987年,来自来铁岭的赵本山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炮而红,开始了他一路顺风的春晚人生,至今已经20多年了;我们看看他的成长经历,从中便可以看出,人类特有的劣根性和膨胀性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很多明星演员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这个在赵本山身上也不例外。
这个情况让我想起当年读初中时,记得老师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是这样来形容他们初中三年的表现的:初来是惊惊;再来是定定,后来是嚣嚣。意思是说每个刚刚上来读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哪怕他再调皮捣蛋,他在刚刚开始进初中读书的第一年,对于初来乍到的陌生环境,表现的是战战兢兢的,一般是不敢犯错的,所以说是惊惊;等他进入了第二年,已经根本适应融入这个环境了,那就开始镇定下来,压抑了一年的本性就慢慢浮现了,于是就开始拉帮结派,准备有所作为了,所以叫定定;到了初中第三年,那就开始“相当”嚣张的了,集结一帮人马,到处打架斗殴,或者开始欺负新来的弱小的同学,或者收取保护费了,这个就叫嚣嚣;如果再留级一二年下去,那就成为老油条,更是称王称霸,俨然少年黑帮王了。
纵观赵本山从87年刚刚进春晚至今,由原来的籍籍无名的小赵升级成为今天红极一时的“小品王”赵大爷,根本也就是历经这样的阶段过来的,赵本山今年52多,已经是直奔花甲之年的人了。应该说像大部分上“初中一年级”的人一样,刚刚开始成名的那些年,小本山应该是战战兢兢好好学习,干好本职工作的;从《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等叫好叫座,基本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功成名就以后,开始“膨胀”跨界发展,进电影电视演员导演开办赵本山公司等,......多头发展,和范伟等合作的《卖拐》三部曲,和名电影张艺谋合作《幸福时光》,自拍自导自演电影《刘老根》等频频出手,基本上是电视台访谈节目的常客,这就是四处拉帮结派,建立山头时期,此时期赵大叔的作品可圈可点.,膨胀事例隐隐约约,其骨子里的轻狂如地下面的火山一样蓄势待发。
直至最近几年和宋丹丹合作的《说事》《策划》《火炬手》......到去年的《不差钱》,“赵大爷”已经根本告别青涩时代,每年春晚的“小品王”如囊中之物,风头一时无俩,在中国当今众多看客和顺民的喝采声中,已经成了是全国老百姓和领导们的宠儿香饽饽,他自个儿也觉得可以随便忽悠观众了,于是开始出言张狂,电视台经常有很多他表面谦虚实则掩藏不住内心得意的访谈(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找找看), 终于到去年春晚赵本山用《不差钱》向全国观众们郑重表明:咱赵大爷现在嘛,再也不差名也不差钱了,所以么,可以不图名也不图你们观众了,咱随便出来上台走两步,哪怕瞪瞪眼睛,你们都得喝彩,观众嘛,喜欢咱的,那家伙可是“相当”的多,小意思啦,大可不当一回事了嘛,于是“赵大爷”义无反顾地进入“我的春晚我做主”的“王者”时代了
以上是赵本山的发迹史和其人性膨胀的必然过程,也是春晚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再者,去年赵本山大爷因为膨胀发展,事业如日中天,事务繁多,一年下来要经营多种业务,导致身体亮起红灯,脑出血进院,差点丢了老命;估计这一突发事件让赵大爷起了警惕,心里嘀咕:哎呀,这家伙,原来咱革命本钱也不多了呀,说不定哪一天阎王爷一高兴就把咱请去演小品了啊,痛定思痛之后,既然咱革命本钱老去如大江东去无可避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那就赶紧拼命的用吧,就像《说事》里的白云大婶说的指望再在中央电视台最后火几年那个意思。俗话说,趁热打铁,趁现在咱不赶紧再这么火一把,过期就作废了,于是乎,徒弟们,只要是拜我赵大爷为师的都上去演一个,不管是男的女的,如果今年安排不下去就等明年;朋友们,只要是我的铁哥们的就“帮忙!”何况这个忙不是白帮的,后面还有大把的人民币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于是最后疯狂的时刻到了:去年是“不差钱”,今年叫“就要钱”,管你是搜狐搜狗还是搜猪......反正可以搜到钱就行!最后小沈阳不是说“刨根问底,刨个稀烂,欲知后事,请等待明年!”么?好家伙,看来是埋下伏笔的了,原来还有不差钱三部曲的哦,好主意!明年的春晚直接就把张朝阳张总裁编上来一起来演一个,就叫“搜到钱”,那就更加能发挥赵大爷剩余价值,皆大欢喜了,赵大爷爷,“你真是太有财了!”
不管有人强调说春晚电视台导演和其他客观因素起的作用有多大,赵本山有多么的无辜和冤枉。可是只要看赵大爷在小品里屁颠屁颠去扶那个酒盒,摆正,唯恐观众看不到那个酒盒子的动作,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起码,在这个事件里,您“赵大爷”不是出于多么无奈和被动的!起码,您现在是“赵大爷爷”,已经开始“留级”了,不是当年那个刚刚上春晚初中一年级,那个战战兢兢只能唯导演马首是瞻,可以任人摆布的小赵学生了啊。
可是,全国观众是不是在2010年春晚,还等着任赵爷爷您继续忽悠下去么?虽说,现在看春晚是降低智商的行为,但是在当今世界以金钱为唯一信仰,“娱乐至死”的大潮流下,有很多人还是甘于乐于充当麻木的看客和顺民的,毕竟,“即使再愚蠢的人,也有比他更愚蠢的人为他喝彩” 的。
不过,也学《说事》里面黑土大爷对白云大妈说的,所谓的名人只不过就是个人名,你使劲飘吧,说不一定哪一天刮起大风,就把您给刮飘走了。呵呵,黑土大爷,您在小品里倒是说的挺明白的,可到了现实里就找不着北了,这个我倒是能理解,毕竟小品是小品,生活是生活,您的小品本来就是“忽悠”人的,观众看了会笑就可以了,管它是傻笑还是苦笑;就像娱乐圈好多所谓的“明星”一样,在公众场合一本正经光鲜亮目的都是表演,谁当真谁就是傻子,下来在现实中“潜规则”, 吸毒,这个“门”那个“门”的,离婚结婚像买卖大白菜一样随便的那才是“明星”们生活的本来面目。 不过我在这里也告诉这些“明星”们,所谓的“明星”就是一门谋生的职业,说好听谓之“明星”,说不好听的就谓之“戏子”(这里我没有特别鄙视演员这个职业的意思,这里是指的是“那一些”,读者可自辨)仅此而已。至于现在人们把所有表演行业或者在媒体频频出现的公众人物统一冠以“明星”外号,这只能是客气话或是对中国文字的涵义引用不当。
其实,不管那个行业,都一样可能出“明星”,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不乏真正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他们会永远活在老百姓的心中,他们不因为历史的久远和沧桑而昙花一现,他们永远灿烂,这是老百姓心中真正永恒的“明星”。像老子孔子李白白居易李清照阿炳.......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
不要存心“忽悠”老百姓,老百姓心中有一把秤,你可能“忽悠”一时,但是,仅仅就是一时!
大多数观众被忽悠明白过来之后是“相当”愤怒的,何况,还有很多明眼人呐,指不定哪一天就刮起愤怒的龙卷大风,一不小心就把您老给刮走了。
最后再对赵本山和赵本山类的“明星”们说一句:一路走好,赵爷爷们,悠着点,小心风大;注意身体,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请记住小沈阳的一句话: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走了,还有大把的钱, 没花完...... |
|